爱尚小说>言情总裁>残阳帝国>855 战火中的西哈努克国王

半履带车携带的步兵紧随坦克赶到,这些车辆在行进状态下发射的火力已经足够强大,那挺12.7毫米机枪,对于来不及设防的城市,几乎是无坚不摧的火力。

最先攻进皇宫大门的,竟然是一辆误打误撞的半履带车。外面的坦克正在护城河外转的晕头转向,暂时找不到其门而入。

士兵们从半履带车上下来,开始向皇宫进攻。日军从二楼的各个窗口向外扫射。半履带车用重机枪还击,打的日军抬不起头。这挺机枪具有极强的破坏建筑的能力,通常砖墙和沙袋,挡不住它的连续射击。射手很有经验,并没有直接射击窗口,而是对着窗口下沿的墙壁射击,子弹动能,足够穿透这些墙壁,杀伤隐蔽其后的日军。

寺内寿一仍然在皇宫内没有逃脱,现在他不必再用望远镜就能看到敌情了,敌人坦克已经到了鼻子底下。他原本判断敌人是无路可逃,才进的金边,他们是怎么绕过防守不到到来的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怎么逃离这里。

寺内深知,日本还从未有这么高级别的陆军军官战死的,即使要死,也不是在这里。他有足够理由担心,自己如果自杀,尸体会被美国记者翻来复去地拍摄成纪录片,并以此侮辱皇军和天皇。

暂时只得下令部队死守,他的警卫部队好歹有些战斗力,但是一样没有重武器。

接二连三的半履带车冲进了皇宫,这些车辆在褚亭长的部队中扮演步兵战车和输送车的角色。相对于后世的专业战车,这种车辆的敞开式车厢也具备一些优点,使得士兵可以比较容易地对外部射击,而不太受限于射界和视野。

第一辆坦克终于淌过护城河,撞开了一段宫墙。一辆95式公路铁路两用坦克,正在皇宫里疾驰,它因为修理而留在城内,成为了南方军此刻唯一的重火力。

日军的小坦克,准备攻击那些正辆闯进来的半履带车,以它的装甲和火力正好可以压制一下半履带车。但是它正好撞见了破墙而入,如同庞然大物般的斯图尔特坦克。

中国坦克手也被眼前这个奇形怪状的东西吓了一跳,因为从来没见过这样古怪的东西,船不像船,车不像车。

当然装甲战场,看的还是重量,外形奇特不能当饭吃。37毫米炮洞穿了眼前小巧的铁路战车,然后坦克猛冲过去,将底盘较高的日本轻战车撞翻。

周有福的指挥车在附近高地上俯瞰皇宫。他注意到自己的人马围住了皇宫,但是敌人没有放弃抵抗。如果让步兵进攻,恐怕要吃亏,他下令坦克直接攻入皇宫,步兵紧随其后,可以使用任何爆破手段。

他在加尔各答攻占银行时,曾经把更重的自行火炮开进建筑物里面,为了用那门105炮轰开金库大门,跟着褚亭长的这些奇特经历,让他在战场上的思路不受限制。当然另一方面,战斗造成的古建筑损毁,不会受到盟军方面谴责,而一旦建筑损坏,那么一些物品的莫名消失也就变得理所当然。

盟军司令部已经连续来电给他上紧箍咒,一些电文跳过了褚亭长,直接给他。要求他切实保证皇宫、金边市政设施,以及周边法**营安全。尤其是诺罗敦西哈努克国王的人身安全,必须保证。

22岁的年轻的国王似乎已经预盟军方面有了接洽,愿意与盟国合作,摆脱日本与维希政府的统治。当然关于这些秘密勾当,连褚亭长也不会知道,更别提周有福了。

美国人从战略角度,还是希望与这些软弱的国王打交道。某种程度上,这些人最容易驾驭,如同墙头草般,总是倒向强者。相对而言,胡志明或者山玉成这样有理想的民族主义者,虽然可以暂时收买,但是较难控制。

对这些电报,周有福并不买账,凡是类似电文一律不回。他就是要在皇宫里开墙破洞,制造一次激战。他压根没想过寺内寿一就在这里,金边的防守兵力给了他很多误导,他判断这里撑死了有一个少将旅团长。

坦克直接冲上台阶,进入皇宫,给防守日军带来想象意外的惊恐,原以为坦克会停下在外部形成火力支撑,由步兵展开进攻。但是现在这些大家伙,竟然直接上来了。何止冲上台阶,它们还冲进了皇宫。

斯图尔特坦克确实适合这样的任务,它们蜂拥而来,紧随其后的,是四面开火的步半履带车。

日军布置在门口的重机枪迅速被消灭。步兵下车,展开各个楼层与房间的清缴。部队不受限制地使用了大量的自动武器和*,半小时后,整座皇宫都在冒烟。

六百年历史的皇宫,在周有福的眼前战栗着,他才不关心什么历史人文遗产,亦或者柬埔寨皇帝陛下的生命,他得赶紧结束战斗,然后洗劫一番。

与此同时,褚亭长很少动用的主力200师。正式投入战斗,不再是奇兵偷袭,而是正面推进。他为200师配置了一个坦克营和一个自行火炮分队,沿着铁路向奔雷杀过来,两侧是202师一部和203师主力。他已经知道奔雷的第5师团指挥官是山下奉文,他就是要硬抗一下这块硬骨头。

第5军和第5师团算是老冤家,虽然褚亭长本人没有卷如果两者间的历史恩怨,不过老兵们都是憋着劲要报仇的。如果计算战史,第5军还从未赢过这个第5师团,即使昆仑关一战击毙了该师团的一名旅团长,但是昆仑关最终,还是被第5师团完整占领了。

当然,现在形势逆转了,当年作战缺乏重炮和中型坦克,现


状态提示:855 战火中的西哈努克国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