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穿越重生>大魏能臣>814.第814章 落笔如刀-刀刀见血!

“好一个盗世贼子-曹孟德,挟持天子,颁布伪诏,迷惑天下百姓,用心何其歹毒,老夫与你誓不同日月也!”

邺城-大将军府,看到朝廷颁布的《讨伐袁贼檄文》之后,袁绍火冒三丈,也顾不上士族风度了,冲着许昌方向,足足狂喷了一个多时辰,骂的口水四溅,花样百出,这才稍微出了一口恶气!

不过吗,骂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扳回这一局,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想到这里,袁绍找来了麾下第一笔杆子-主簿陈琳,也是河北有名的才子,落笔如刀,刀刀见血,绝对是第一流的墨客,杀人不见血的厉害角色!

曹操手中有小皇帝,可以用朝廷的名义压制地方诸侯,袁绍棋差了一招,没能抓住这张政治牌,不过吗,还是有办法补救的,以下犯上肯定不行了,那是自找骂名,换个巧妙的说法--吊民伐罪!

一千二百多年前,西周武王-姬发,就是以‘吊民伐罪’的名义,讨伐了商天子-纣王,牧野大战-攻陷朝歌,一举完成了改朝换代的大业,从此以后,每当有臣子叛乱的时候,总是打出这面旗帜来,天子富有四海,权势无人可比,却大不过天意民心吧!

按照这个套路,陈琳不假思索,落笔如有神助,片刻之间,就写好了一份《讨伐曹贼檄文》,内容大致如下:

曹操者,祖父中常侍-曹腾,与左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其父曹嵩,乞匄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乃赘阉遗丑,本无懿德,好乱乐祸……

即日,幽、并、青、冀四州并进,书到各处,便勒现兵,与袁大将军协同声势,举武扬威,并匡社稷:则非常之功于是乎著?

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宜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

好一篇讨贼檄文,引经据典,言辞犀利,骂了曹家祖孙三代人,专门挖掘隐私,抖搂丑闻,真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威力之大,堪比十万精兵呀!

檄文发出,骂战结束,下一步,就要真刀真枪的决战了,大军出征之前,必须守护好河北四州,以免落个‘棋胜不顾家’,再被人偷袭了老巢,那就得不偿失了!

反复思考之后,袁绍决定让三子袁尚坐镇邺城,以谋士审配、郭图为辅佐,处理日常大小政务,筹集兵员、粮草、军械,支援前线的战事,再留下五万精兵,防守城池要害,以防不测!

留下幼子守家,也是无奈之举,一则,袁尚的能力太差了,先败于西凉,折损兵马十余万,还有颜良、文丑两员大将,后败于巨鹿城下,再次损兵折将十余万,让黄巾军远遁千里;两场败仗下来,河北的家底败光了一小半,如此一位‘常败将军’,真是不敢再让他领兵了!

二则,袁家兄弟的夺储之争越发激烈了,那真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明枪暗箭,下毒刺杀,什么阴狠手段都用上了,袁绍让幼子守家,也是一种特殊的爱护,生怕他‘陨落’沙场上,论起阴狠、毒辣来,两个哥哥更胜一筹呀!

后方安排完毕,袁绍挑选良辰吉日,举行了浩大的出征仪式,先杀白马、青牛九头,祭祀了天地、祖宗,又砍下九九八十一名犯人的头颅,用来血祭蚩尤,祈求魔神大人保佑,大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一举杀过黄河,攻克许昌城!

接下来,以大将张颌、高览为正副先锋,统领三万铁骑,率先南下,袁绍自统大队人马,以田丰、沮授、许攸为谋士,蒋奇、淳于琼、马延、张凯……为将军,统领马、步、车、弓各军四十余万,诈称百万之众,陆续进发了,另外,长子袁谭,次子袁熙随军出征,负责护卫中军大帐!

“呜!--呜!呜!”

“咚!--咚!咚!”

……………………

四十余万大军出征,队伍前后相连数十里,一路上战鼓如雷,旌旗飘摆,真是好不威风呀,还有百万民夫随行,负责押送粮草,修筑营地之类,这些人没什么战斗力,可是喊喊口号,壮下声势,还是没有问题的!

大军陆续开拔了,因为人马、车辆众多,推进的速度并不快,每日行军不过二十余里,足足用了八天时间,才进入冀州重镇-黎阳城,袁绍立刻下令:“人马暂停,原地扎营,未得军令,寸步不行!”

袁绍毕竟是一方霸主,性格狂傲一些,谋略上并不差,只是少些决断罢了,原本制定的计划是‘联合诸侯,六路攻曹’,等到曹操首尾难顾了,再出奇兵偷袭,一举攻克许昌,典型的别人拔撅子,自己牵肥牛,袁绍大张旗鼓的出兵,不过是做样子,其他诸侯没有行动之前,河北大军不会轻举妄动的!

接下来,袁绍就驻扎在黎阳城内,一面继续抽调兵员,筹集粮草,扩充自己的实力;另一面派出游骑兵,侦查其他诸侯的动静,看看他们是否依约出兵了……十几天后,消息陆续传来,六路攻曹的计划,彻底破产了!

………………………………………………………………………………………………………………

先说第一路,河北使者到达匈奴王庭,送上了大批粮草、精盐、兵器,已经说服了大单于-刘豹,调动十万骑兵,南下攻打萧关,进入关中地区,威胁曹军的左翼!

那知道,刘豹刚刚领兵出征,后院就起火了,在曹营


状态提示:814.第814章 落笔如刀-刀刀见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