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穿越重生>大魏能臣>第1372章 此消彼长,萧氏崛起(十)

看过《治国十策》之后,曹操把之递给程昱、毛玠、蒋济、满宠……这些文武重臣,自己则闭目沉思起来,可传阅一圈下来,除了更沉重的呼吸声,大家还是一言不发!

凭心而论,萧逸的《治国十策》--目光长远、面面俱到,的确是安民、富国、强兵的好办法,可真要执行起来,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首先,就是裁兵问题,天下大乱以来,诸侯征战不断,大家都在招兵买马、拼命的扩充实力,就说曹营集团内部吧,曹操有虎豹骑,萧逸有玄甲军,其余的将领们,也有各自的部曲人马!

兵马乃为将之本,也是荣华富贵的保障,裁减这些将领的兵马,就跟要他们性命一样,若是激起了兵变,如何来收场呢?

其次是钱粮问题,中原百姓疲惫不堪,减免一年的田赋、劳役,的确可以安稳人心,进而迅速平息民变!

可国库中空空如野,再没了一年的田赋收入,如何给百官发俸禄、如何养着几十万兵马、又如何救济灾民百姓?

翻开史书看一看,不乏有这种事情,执政者制定完美策略,想要江山图志、国富民安,可真的执行起来呢,效果恰恰的相反,弄的是民不聊生,最典型就是王莽……

西汉末年,朝廷政治腐败,权贵奢华无度,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使得百姓们流离失所、生活困苦,出现了严重社会动荡!

王莽篡汉之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推行了一系列新政策:恢复古代井田制,重新分配了土地;释放官私奴婢,严禁人口买卖;还改革币制、官制、税制……把铁、酒、盐收归国有,增加国库收入!

这些政策都是利国利民的,可推行的方法、顺序、时间不对,又太操之过急了,结果适得其反,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动荡,百姓生活更加贫苦,最后爆发农民起义,新莽政权八年而亡!

“大司马有卫青、霍去病之勇烈,亦有吕望、张良之谋略,可惜人无完人呀,在治国理政上面,就实在差强人意了!”

“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火疾,不能火小,更不能频繁的翻动,若让大司马执掌国政,恐怕铁锅都能捅个大窟窿!”

……………………

文武重臣嘴上没说什么,心中都在拼命摇头,对于《治国十策》、以及萧逸的执政能力,都产生了严重怀疑!

萧逸有过安抚饥民、治理蝗灾、斩杀贪官的记录,也都做的还不错,那些只是地方事务,无法与国家大政相提并论的。

换而言之,他们认为萧逸军事满分、谋略满分,政治只有六分,如果做行政官员,一个州牧就是极限了,没有掌握全盘的能力!

面对众人怀疑的目光,萧逸笑而不语,国家大政上的事情,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最后谁对谁错吗,还要用实践来证明!

裁兵难、免税难,可二者加在一起,也没有‘罪己令’为难,那才是《治国十策》里面,最难通过的一关!

南征失败,民变四起,曹营集团风雨飘摇,归根结底是曹操的问题,他太急于统一天下了,结果轻率的挥师南下,加上用人失当、谋略失智、进退失序,这才遭受一连串惨败!

不可否认,曹操是个有担当的人,以往遇到了失败,从不诿过于他人,而是承认自己用错计、想错事、或者杀错人!

可他承认错误之时,都是在内部军政会议上,只有少数重臣知道,而大家出言安慰之后,绝不会向外透露一个字,以免影响丞相大人的威望,进而给自己引来大祸,因为奸雄性格太复杂,胸襟虽大、心眼却小!

萧逸的《治国十策》则不然了,颁布‘罪己令’,明发各州郡,这等于让曹操向天下人,承认自己犯的错误,等于用鞋底子抽自己的脸呀?

在坐的都是男人,最明白男人的心理,可以不要官、可以不要钱,唯独不能不要脸面,谁敢打我的脸,我就要谁的命!

伍子胥、白起、李牧……皆是忠臣良将,却全都人头落地了,就是因为他们性格刚烈,触动了上位者的尊严,结果把小命玩没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呼!--呼!呼!”

曹操面沉如水、呼吸急促,右手五指不断摩擦,几次摸到了倚天剑,又无奈的收了回来,他真的动了杀心!

曹操勇于承担不假,可自己主动承认错误,跟被别人逼迫认错,完全就是两回事情,这就跟喝酒一个样,自己喝的心情舒畅,别人灌的难以入口!

堂堂大汉丞相、魏公,纵横天下数十年了,上到天子、下到百姓,谁不是俯首帖耳的,如今却被人逼着认错,是可忍孰不可忍?

如果倒退三五年,曹操一定拔出宝剑,砍了边上的黑脸家伙,就算是不砍死他,也得砍成重伤,好好出胸中一口恶气!

可惜时过境迁了,自己年老体衰、威望下降,无力执掌国家大事了,如今民变四起、人心惶惶,曹家要想转危为安,必须倚重这个黑脸家伙呢!

何况人家劳心劳力,刚刚帮自己处理了家务事,现在就拔剑相向,也有点说不过去,真是又让人恨、又让人爱呀!

“救民犹如救火,一刻耽搁不得,若按照《治国十策》而行,多久可以平息民变,又多久能富国强兵?”

强行压住火气,曹操终于说话了,政治活动看似高深、其实就是利益交换,自己可以承认错误,前提是有足够的利益!

说白了,男人没有江山,又谈何脸面呢,勾


状态提示:第1372章 此消彼长,萧氏崛起(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