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军事历史>大唐颂>第五百四十三章 东北国营农场
面的话就是关于我们以后继续探索未知土地的事情。”

李玄清和巧兮将自己刚刚画好的关于外兴安岭到鄂霍茨克海的那片海域的大致海图画了出来道:“这是根据陈凡的报告大致画出来的草图,大家看一下,这片海域海水温暖,所以你们要让海军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地方建立一个永久的港口,作为以后那片土地的出海港口,而且最重要的就是,这个港口城市就是我们在那个地方的行政中心。所以一旦海军开始确定好地点,内阁需要派出强有力的人手前往,一方面协助军队建设港口,另一方面迁徙部分人口加上部分俘获的靺鞨人等就地安置,另外后勤部还需要考虑到建立农场的工人等的家属安置事宜。这些事情你们要协调好。”李玄清的口气也让在场的人都面色一凝,这是要建立永久城市的打算了。不过在想到那片土地的面积和价值所有人都不觉得李玄清这是大惊小怪。

“那边的国营农场应该普及机械化耕作,所以除了天津港宝马厂已经储备好的农耕机以外,后续宝马厂还会生产出其他的机械设备,到时候都会运过去。只有机械化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垦出最大面积的土地出来。”巧兮接过李玄清的话茬道。对于机械化耕作两人比起所有人都有经验,也自然清楚后世不论是共和国的北大仓还是俄罗斯的外兴安岭周边的大型农场,都是成套的机械设备取代人工,才能够建立起大型的商品粮基地。也正是因为如此,共和国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依靠着东北的农业产出稳住了国内的形势,开始在农村改革的同时开启工业化时代。

“那边的粮食种类农业部要提前有预案,高寒地带的农作物你们自己选好。”李玄清想了想还是叮嘱道。东北那边盛产大豆、甜菜和大米,但是李玄清记不清当时俄罗斯那边种的是什么了,不过大豆的话倒是都可以种。到时候大量的大豆生产出来可以就地建立榨油厂,,然后就势建立各式各样的农产品加工产业,海参崴也可以就此发展起来。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你们回头自己去安排,具体的事情陈凡你去牵头组织吧。”李玄清摆摆手道:“不过这一次陈凡他们跑错路倒是找到了两个大岛,说起来倒也不错,其中有一个上面还有不少土著人口。”说起来陈凡找到了后世的库页岛和南部属于日本的北海道倒是出乎李玄清的意料。不过既然找到了李玄清可没有放弃的打算。库页岛暂时可以不用开发,只需要派军队征服上面的靺鞨窟说部落也就差不多了。而北海道的话,上面的虾夷人倒也算不错的劳动力,可以将整个岛屿都纳入到帝国的海外领土当中,甚至在适当的时候直接和外兴安岭地区连成一体。

“皇上的意思是将那些虾夷人征调一部分去帮助开发?”岑天时有些惊疑不定的问道。但是随即就被李玄清摇头否决,自己好不容易找到一块足够大来实施机械化的土地可不能让虾夷人来打扰了,而且事实上说到屯垦耕种,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是中原汉人的对手,日本人也不行,更何况是在后世被淘汰的虾夷人?自己为了机械化耕作更是将厚实的拖拉机这样的神器都带到这一世了,所以李玄清此时的想法就是大规模推广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这些大型机械。毕竟在蒸汽机小型化之后这些机器凭借着蒸汽机就已经能够带得动。

“还有最后一件事,就是关于探险的事情,军队要安排下去,陆海军要分出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对外探险,凡是探险所需由军队支出,探索所得上缴国库,所有人员记功授勋必要的时候要有一个明确的奖励机制。”李玄清在海参崴被发现之后就想到了沿着海参崴北上然后去北美洲那边的打算,但是这件事不能自己提出来,而是要让下面的人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所以在此时他才会提出这样一个机制,要想让民间自己去发现速度太慢还不如将军队派专门去负责这件事。

长安的这次会议之后大唐帝国的军政两方迅速合作,海军抽调复兴级战舰一艘,另加后勤部十几艘货轮和五艘客轮组成的庞大舰队浩浩荡荡的从天津港出发绕过朝鲜半岛然后前往外兴安岭。并在后世的庙街附近登陆,随后再次沿着海岸线往北找到了后世的海参崴港口。并且在陈凡的带领之下确定在海参崴和庙街两地分别建立两个据点,并且在松江那边的天策军尚未打到这边的时候由飞鹰旅随行人员负责守护据点。航路开辟之后,左天成迅速组建了大批的船队开始携带大量物资和人手,并且一次性将天津港所有的农耕机全部带上启程朝着被李玄清命名为庙街和海参崴的新据点。

而与此同时,初步完成调整的内海舰队开始从抽调军舰和陆战队在北海道函馆地区登陆,并在随后迅速占领整个北海道。这样一来日本四岛到目前位置已经被大唐占领了两个,只剩下九州和本州两个岛了。而在朝鲜已经成为帝国一个省的情况之下,真个日本都处在帝国领土的包围之中。而且如今的日本在驻守四国岛的天策军陆战队干预之下已经停止了内部争斗,开始老老实实按照帝国的要求开采境内的金银矿,然后源源不断的输入大唐,换取大唐的粮食和其他工业品。

天启八年三月初,庙街据点先一步建立起来,大型机器开始在这片土地上轰鸣,而从松江省北上的天策军也开始正式出动扫荡剩余的所有少数部族,开始正式打通松江省


状态提示:第五百四十三章 东北国营农场--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