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军事历史>大唐颂>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战
继话里的意思,顿时震撼道:“拓跋将军的意思是这是皇帝陛下总结出来的战术吗?”

拓跋思继点了点头,带着一丝傲然和由衷的钦佩道:“诸位可能都不明白,但是天策军无论是人员训练办法、辎重武器的使用说明还是这种最深奥的战术战法的革新几乎都是皇上首先提出来并且撰写的完整的条令条陈。我们这些将领包括大帅其实都是这些战术战法的执行者,皇上才是天策军的灵魂。等你以后见到皇上之后你就会明白,如今大唐的皇帝不仅仅是一位帝皇,更是千古圣人。”

看着拓跋思继的脸色,哈穆德默默地点了点头,心里对于这位素未谋面的大唐统治者充满了好奇。而且在他的带动下后续的整编变得更加快速,回鹘兵团的士兵在亲眼见到了这一切之后放下了心中固有的想法,开始跟随身边分配到的这些伙伴用心学习如何发挥手中武器的威力如何在进攻和防守的时候能够用到的合理的战术,这些属于天策军独家的战略战术被拓跋思继拿出来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回鹘兵团也就意味着天策军内部真正开始接纳回鹘兵团,开始真正将他们视作自己当中的一员。

整整三天的整编训练让这两支部队开始加快融合,虽然三天的时间根本无可能学会这种复杂的战术,但是拓跋思继和哈穆德也没指望这一点,对于这两人来说真正的融合还需要战场的洗礼。所以在编制基本上解决之后立即将新组建的部队投入战场开始展开攻城战。骑炮兵虽然炮弹不多但是炸药包和爆破筒却足够,这对于攻城而言几乎就是必须的步骤,所以在迫击炮的炮声响起的时候十几个爆破手开始利用这难得的炮火掩护快速朝着城门附近狂奔而去。

“前锋执行掩护射击。”拓跋思继在爆破手前进的时候立即命令最前方的部队开火射击掩护爆破手抵近城门。因为迫击炮无法和野战炮相比,虽然射速快但是因为炮弹的问题能够起到的掩护不多,只要回鹘军坚持的话那么城楼上的部队还是能够及时发现爆破手在他们抵近城墙的时候利用手中的弓弩进行有效击杀。而拓跋思继的这道命令显然是让这个短板被迅速补上,无数的天策军士兵端着步枪对于城楼上敢于冒头的回鹘军士兵进行点杀,噗噗的子弹打在土墙上钻出了一个个大洞,而那些回鹘军士兵也被这些子弹迅速击杀,鲜血和尸体让这座土城的城墙变成了一座修罗场。

看到爆破手离城墙越来越近,身处最前线的哈穆德开始下令前方突击营戒备,还拍了拍身边几名同族的士兵让他们记得跟随身边的汉人兄弟,听从他们的指令。因为巷战比起攻坚战更加难打,攻坚战在爆破手和火炮的支援下几乎不需要花费太大的精力,所考虑的关键其实是爆破手如何抵近爆破和炮火掩护的战术配合,但是巷战考验的就是身处一线的士兵如何在陌生的环境当中依靠小股团队层层推进歼敌,所以哈穆德的脸色变得异常严肃。

爆破手抵达城门口附近以后将一个接着一个的爆破筒安置好之后立即引爆,其本人也开始依靠城墙快速撤离。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土城的城门和城墙根本禁不起这种强横的爆炸,直接被炸翻,城门甚至直接被冲击波冲上半空。看到缺口就在眼前,哈穆德立即下令出击。突击营立即出击,无数的天策军士兵开始狂奔而去,巷战从这一刻开始正式打响。和拓跋思继坐镇中央不同,哈穆德带着自己的亲兵快速登上被炸塌的城墙居高临下观摩战事的进展,并且不断调集后方的兵力上前支援,虽然是第一次指挥巷战,但是他不愧是是高昌回鹘的名将,学习能力很好,加上本身缜密的性子使得他的指挥越来越严密,城内的守军在强横的火力和越打越顺手的天策军面前根本没有多少还手的余地,原本还能够依靠地形的优势对于天策军造成麻烦,但是在哈穆德的调度之下也依靠着火力和战术得到弥补,整个战役呈现一边倒的状态。依靠着这场难得的实战,回鹘兵团的士兵也在血与火的洗礼下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锻炼,和身边的汉军士兵配合的默契也越来越好。

激烈的巷战持续了整个三个时辰,等到回鹘军主力在巷战之中被打散,剩余小股部队准备弃城而逃的时候早已经准备妥当的拓跋思继以逸待劳派兵追击,上马之后的天策军的骑兵突击速度比起这些被打破了胆子的回鹘军而言丝毫不逊色,而且新一代的中正式步枪五发子弹装弹和后装弹的方式让火枪变成了可以在马上持续作战的武器,所以这场追击让所有的回鹘士兵吓破了胆子,对方几乎无穷无尽的子弹让所有人都无法逃脱这个魔咒,被一个接着一个击杀在逃亡的路途之中。

不过此时拓跋思继和哈穆德都无心关注这些,在拿下乌苏之后整个黑水河流域都被自己掌控,七万多骑兵部队在随后的三天时间内持续扫荡了这条南北长三百多里的绿洲区域,在当地人的配合之下快速剿灭了零星的安西回鹘军队和当地少数部落的叛乱完整的掌控了这片区域。

“马上派人联络玄影卫让他们给大帅和指挥部发捷报,我北进兵团顺利拿下黑水河歼灭双河都督府回鹘军主力,兵锋直指黄草泊。”拓跋思继在稍稍稳住乌苏的局势之后立即派人通报后方,与此同时和哈穆德率军立即往昔出击准备越过前方的沙漠进抵黄草泊,拿下这片安西回鹘北境的大本营。

也就在几乎同一时间,西


状态提示: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战--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