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军事历史>大唐颂>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战
接战报,反而指着远处激烈战斗的交河城道:“炮兵驰援之下的回鹘骑兵原来攻城战也打得不错。”

“那我们要不要准备一下,哈穆德那边只要一破城我们也跟着进去?”刘璇问道。

万毅摇了摇头道:“我们答应过哈穆德,会等待他将交河城完整的交给我们那就要说到做到。你放心吧,哈穆德顶多会庇护一下回鹘的族人,对于咱们看重的府库辎重,金银财宝他没有心思的。事实上除了我们自己就这些地方的贵族根本不会懂得这些金银到底有多大作用,所以我敢肯定如果他知道我们只是志在这些的话他一定会下令将整个交河城搬空来多保护一下回鹘族人,甚至是他们的大汗。”万毅说完之后隐隐约约的听到西面传来若隐若现的炮声,转头问道:“陌刀营那边已经打响了?”

不过万毅也没指望刘璇回答,只是侧耳倾听了一下之后点了点头笑道:“看样子安西回鹘人并不笨啊。通知大营之内的两个营做好准备,搞不好他们攻击不顺会改变方向,从南部迂回。”万毅的话让刘璇深以为然,西线那边提前发生炮击必然是回鹘人的前锋部队提前抵达,既然回鹘人能够在玄影卫的耳目之下派出了前锋部队那么在攻击受挫之后未必不会派兵迂回,北部有拓跋思继在,没有机会那么剩下的也只有南部荒原了。

不过刘璇这边遵照万毅的命令开始暗自戒备的时候石坚和柴嘉在前线却盯着冲上来的不到一万人的安西回鹘的前锋有点发愣,不过在犹豫片刻之后石坚还是决定先炮击一轮试试对方的深浅,顺便看看他们前锋和主力兵团之间到底隔了多长距离。

柴嘉在来的时候给陌刀营带来了足足一百五十门火炮,这样西征军下属的直属炮兵部队就一分为四,第七兵团一百门火炮两个都,自己三个都一百五十门,支援哈穆德攻城行动的一个都,留守大营归属西征军指挥部的两个都一百门。不过因为对方只有区区不到一万人的骑兵,所以炮兵首次开火的只有不到三十门火炮,集中轰击在对方的先头部队方位,隆隆的炮弹落地之后轰然炸开,将周围的骑兵迅速撕裂,暴起的碎石和沙土形成的冲击波四散而飞,成为第二波打击武器,使得一时之间回鹘骑兵人仰马翻,一片混乱。

“甲木将军,你们安西回鹘的骑兵还不错啊,骤逢大变居然还能够这么快稳住局势。”因为前线基本上都是陌刀营,第十一兵团在后方作为预备队使用,所以柴嘉看着前方的战况忍不住对着身边脸色阴沉的甲木笑道。原本应该算是称赞回鹘骑兵实力不错的话在此时听来却让甲木更加郁闷,在近距离见识到那一尊尊黝黑的火炮之后甲木对于回鹘骑兵的冲击原本就担忧,他无法想象来自东方的大唐居然造出了如此恐怖的战争武器,自己和回鹘人的前途到底在哪?所以这几天下来他对于哈穆德的怨恨也消除了不少,毕竟站在哈穆德的角度考虑,投诚天策军至少还能够护佑一部分族人顺利的活下来,大唐至少不会去上海那些普通的回鹘族人,这样种族传承和繁衍至少不至于中断,甲木也知道如果誓死抵抗的话那么战败之后的回鹘人也只能继续西迁这一条路可走。

不过柴嘉话音未落前方已经传来了枪声,负责最前沿阵地的陌刀营士兵已经向进入射程的回鹘骑兵开火,由于一万多人骑兵分散的很厉害,所以前线的枪声也是零零散散,但是回鹘骑兵却没有因为分散队形而降低伤亡,放弃三段式射击战法之后的天策军已经开始在战场之上追求射击的精准度,所以几乎每一名士兵开枪之前就会开始瞄准然后才会选择扣动扳机。所以在持续不断的骑兵倒地之后前方疏散的阵形被打乱后方越来越多的回鹘骑兵踏着己方士兵和战马的尸体出现在天策军士兵的眼前。

“怎么样,你们回鹘人的战法过时了吧?”柴嘉仿佛是铁了心要打击甲木,所以对着甲木调笑道:“你们分散队形企图躲过我天策军的打击,但是你们永远不会知道我们天策军的战术从来都是与时俱进的,所以分散阵形对我们没用,反而在削弱你们骑兵的冲击力。”

“不要高兴的太早,就算是我们这一路被你们挡住了,但是我就不信在你们的主力兵马调到西部之后你们还有多少力量能够挡得住北方庭州骑兵的攻击。要知道那是交河城最后一支精锐力量,他们在草原上可是顶着黠戛斯三倍于己的骑兵征战不落下风的。光靠你们那两三万骑兵绝对不会是他们的对手。”甲木见不得柴嘉欠揍的脸色冷冷的回击道。

“是吗?你怎么知道我们没有对付他们的力量?”柴嘉看着甲木故作无奈的叹了口气道:“连自己的对手有多少兵力都不知道也难怪你会成为战俘。告诉你吧,这个时间点,北方那边也已经开打了,不过你说的骑兵在我军此次的部署当中是预备队,知道什么是预备队吗?就是和我一样压阵防止出现意外的。”

柴嘉在闲着没事调戏甲木的时候北方高思继那边也在稍稍落后陌刀营之后和对方接上了火。第七兵团横亘在大泽岸边挡住了庭州骑兵军团的去路也让对方的心迅速下沉,对方有能力派兵前来拦截自己那么岂不是交河城已经陷落?所以和安西回鹘那边还派遣前锋试探天策军的火力不同,庭州军这边因为是王庭的直属兵团所以自然更加关心王庭交河城的安危,所以几乎是一刻不停的下令冲击高思继的防线。所


状态提示: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战--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