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军事历史>金陵秀才>第五十三章 深秋宫内扫落叶

秦钟这几天烦恼的事情也有很多,比如那位神秘的西齐公主殿下,两个人身上有着共同的秘密,这让秦钟活的有些但颤心惊。

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他是初来乍到的愣头青,没有丝毫的背景全靠着莫名其妙的运气走到今天这一步,他活的十分小心翼翼。

秦钟依然记得自己最初来到金陵城时的梦想,赚点小钱,买个不大不小的院子,然后让秦武颐养天年。

荣华富贵他不是没想过,但经历了以往的事情之后,他把这些都看得很淡。

至于随之而来的太子,公主,甚至是皇帝陛下,秦钟到现在还没能从死胡同里走出来,自己怎么就突然和这些原本应该活在云端之上的人扯上关系了?

这个世界有太多没能理解的事情和秦钟不知道的阴暗角落,身后这座皇宫里蕴藏着无比巨大的机遇,紧随其后的便是稍有差错,自己就会步入万丈深渊。

所以在听从他人的安排,陇国公也好,徐太历也罢,这些自己完全没有实力抵御的人,只能顺服。

至于今后的事,只有到了今后才有打算。

今日皇帝陛下散朝之后没有在御书房,而是随意找了个幽静的屋子,坐在门口望着渐渐进入深秋的景色,最近几日气温降得厉害,皇帝陛下身后那名如影随形的老太监从屋内拿出了一件厚实的衣裳,盖在了陛下的肩上。

兴许是还没有适应骤然变冷的天气,皇帝陛下低头咳嗽了几声,重重的叹了口气。

“陛下,还是回屋吧。”老太监躬身站在一旁,小声说道,“您的龙体要紧。”

“无妨。”

皇帝陛下紧了紧身上的大衣,望着院子里的一颗桐树缓缓说道:“今年可能会下大雪。”

老太监是跟随陛下几十年的老人了,这位圣明天子的心思他自然清楚,于是说道:“陛下放宽心,前几日河北,西北两道总督已经上奏,户部预防雪灾的救灾款项早已备妥,两道总督也已经提前预备好了粮食,不会有大问题的。”

锦衣卫指挥使徐太历匆匆走进了院子,单膝跪在皇帝陛下面前。

皇帝陛下看着自己这位忠心耿耿的臣子,有些疲惫的说道:“南梁一案,也算是有了结果.....死了这么多人,你怎么看?”

徐太历当然清楚皇帝陛下话里的意思,南梁因为这件事情死了三千多人,而那日在园林中出现的刺客也足足有几十人,这几十个境外刺客能够悄然无息的潜入大明境内,还进入平日里也有驻军看守的园林,这件事情,远远还没有结束。

“如果说这大明境内没有人和他们串通一气,光凭南梁就能够做成这件事,朕是不信的。”

皇帝陛下望了眼匍匐着身子不敢抬头的徐太历,淡淡说道:“好好的查,不要打草惊蛇,查到了,杀。”

“臣,遵旨。”

徐太历重重的磕了个头,脸上闪过一丝庆幸之后便迅速敛去,见陛下不愿再与自己多说什么,便赶忙离开。

皇帝陛下深吸了几口冰凉的空气,苍白的脸上不见红晕。

这些年以来,他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已经杀了太多的人,每一桩每一件都事出有因,都是为了邸氏皇族的江山,皇帝陛下自诩明君,但却无时无刻不在夺人性命,这与他初登大宝时心中希冀,早已背道而驰。

“世人夸赞朕乃治世明君,如今大明也算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但为什么,还是会有这么多的事情发生?”

皇帝陛下回头看了眼那名白发苍苍的老太监,问道:“是朕哪里做错了吗?”

“陛下没有做错。”

老太监的身子不知什么时候忽然直了起来,他恭敬说道:“从您坐上那张龙椅之后,您就没有犯过错。”

“这样啊。”

皇帝陛下的身子紧紧靠在椅子上,院子角落里忽然出现了一个身穿黑袍的中年男人。

他长发披肩,小拇指上挂着根红色的绳子,绳子绑着一个小巧的酒葫芦。

皇帝陛下瞥了眼那人一眼,问道:“杀了?”

“杀了。”

鲜瑜卑点了点头,说道:“十三口,不该杀的,我没有杀。”

皇帝陛下没有去斥责鲜瑜卑,而是淡淡说道:“留点香火,也不枉君臣一场。”

鲜瑜卑显然已经早就习惯了皇帝陛下这套虚伪的嘴脸,站在一旁默默的没有说话,皇帝陛下站起来,走到台阶边上,低头看着下放的鲜瑜卑,问道:“听说你最近在教秦钟?”

“是。”

鲜瑜卑没有多余的解释,他也不意外为什么皇帝会知道这件事,这里是皇宫,是皇帝陛下的私人领域,发生的任何事情,他都会知道。

看着鲜瑜卑,皇帝陛下微笑道:“为什么?”

“因为他救了含山。”

皇帝陛下幽冷的眼睛盯着鲜瑜卑,缓缓说道:“含山是我的女儿。”

“不。”

鲜瑜卑说道:“含山是晨晨的女儿。”

皇帝陛下的气势陡然变得阴森恐怖,他身后的那名老太监如老僧入定,却往身后黑暗犹如深渊一般的屋内看了一眼。

随即有身披黑色轻甲的武士出现在大殿的屋檐之上,有沉默的弓弩手站在了深红色的宫墙之下,他们脸上都覆盖着铁甲面具,全身上下没有丝毫的破绽,这座寻常的皇宫内院,因为鲜瑜卑的一句话,变得杀气冲天。

鲜瑜卑看了眼那名不显山露水的老太监,他是当年在拼死保护年幼皇子的人,身后有三道刀疤,


状态提示:第五十三章 深秋宫内扫落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