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仙侠修真>星路道踪>第四章 修行

待孙伯,严华走后,杨易就迫不及待的翻看起《青木长生诀》。

“人之体脉,有三百六十。天地之灵气有七种,分五行与两异。五行乃金木水火土,两异乃风雷二属。此诀单引木灵之力,而欲修此诀,则必有木之灵性。静心盘坐,闭目感悟。以意念为眼,以身体为根,掐木引之指诀,轻呼缓吸,引木灵力入体。此时,当以脉络为管道,以灵力为水流,冲经脉穴位之阻碍。水欲通畅,则必要顺其管道……是为体脉畅通。体脉若通,则灵力循环,进出无碍。然则灵力进出,不留己身,仍为天地之灵力,非己之灵力,所以必要开启灵海,存其灵力……”而且在其上还配有诸多图画,有坐,有站,有掐手诀,有曲腰腿……

图册很少,不足十页,但是浓缩了前人的经验,言简意赅,清楚明了。杨易不消片刻,就已看完。然后他急不可耐的盘坐下来,按照法诀所讲,开始引灵入体。这一步似乎并不太难,只用了半刻钟便引动了灵力进入了体内。随后杨易引导着灵力,缓缓的向着书中所言的第一个穴位,发起冲击。杨易的耳中似乎想起了“滴,滴”的声响,此时的他才发现,冲击经脉竟然如此之艰难。他所引动的灵力好似水滴,而经脉中的穴位好似巨石,完全不能撼动其分毫。杨易不免有些气馁,但仍旧一次次的冲击,却也不见丝毫气色。不知不觉,杨易就感觉身心俱疲,倒下睡去。

“杨师弟,杨师弟,可曾醒来?”在朦胧中杨易听到了叫喊声,随即一个机灵,挺起身来。立刻答到,“师兄,我这就出去。”稍微梳洗了下,便飞奔出去,看到了严华师兄。

“师弟昨晚是不是习练了法诀,看起来毫无精神啊。”严华逗笑着说道。

“让师兄见笑了,师弟无能,竟然连一个经脉都冲击不过去。”杨易惭愧的道。

“这不打紧的,来吧,跟着为兄,教你练法。”严华说完,就拉着杨易往山顶处行去。但是他们并未走到山顶,而是在紧靠议事大殿处下面的几颗大树下停了下来。这几颗大树都有百年树龄了,两人都未必能合抱过来。而在树下摆放着好多蒲团,整整齐齐的连成了几排。

“师弟,你可知这几颗树是何树?”

“这个吗,师弟不知。”

“此树就叫落羽。”

“啊,那岂不是和我们宗门同名么。”

“我们宗门的名字就是根据这种树起的。相传我们的开派祖师青莲真人,曾云游我们南铭大陆各地。有一年夏天来到了此处山脉,便上山赏景,后竟在此处山脉发现了一处大型灵脉。祖师青莲真人就想在此处开个洞府,修行几年。到了冬天将尽时候,漫山的树叶竟然变成了红色,而且这些树的叶子本就像极了羽毛。尤其是风吹过后,树叶纷纷飘起,就像羽毛在天上飞舞一般,特别美丽。青莲祖师有感于此情此景,便为此树起名叫落羽树。他又舍不得这样的奇景,就决心在此地开宗立派,随后才有了我们落羽宗。”

“原来如此,那我们为何要在这些树下修行?”

“师弟有所不知,这些树可是有几分灵性的,他们可以帮助在树下修行的人,更容易也更快更多的吸引木性灵力。你进入山门之时,可曾看见我们山门前的那副对联?”

“见过,好像是‘春暖秋寒绿盈山,夏末冬尽红漫天。’。”

“可惜那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何别的树都是一年之内都只会枯荣一次,而这落羽树缘何可以绿两次,枯两次,就是因为它可以吸引木系灵力。所以说在这些树下修行木灵力,就会事半功倍的。你若不信,就试一试。不过等你到了开灵期,这些树的作用就会小上许多,聊胜于无。”

听到严华的话,杨易就盘坐下来,开始引灵。果然,昨天尚需要半刻钟才能引灵入体。现在竟然连盏茶时间都不到,就引灵入体。随后杨易引导灵力,向着第一个经脉冲击。昨天的灵力若是水滴的话,今天的灵力便如流水了。但是面对巨石一般的穴位,依然无力。

“师弟现在冲击经脉还是太早了。”

“为何?还请师兄赐教。”

“师父可曾言过,修道要循序渐进,厚积薄发,方位正道。”

“确实这么说过,师兄的意思是我应先练习好引灵,再冲击经脉么。”

“这个只是其一,其二:引灵入脉络,则如水流入管道,管道不宽,那么水流焉能变大;其三:以水流之力击经脉之石实在是力有不足。虽说可以水磨工夫,慢慢侵蚀腐化,也可以通脉。但是太慢太久了,显得过于拖沓。假如你化水流为利剑,奋勇而击,则石碎而脉通。”

“原来如此,多谢师兄指点。”

“其实你进入引灵的状态着实很快,鲜有人在第二次引灵时,能不到盏茶时间就可以引灵入体了。这说明你的灵魂应是较强,可以很快专注精神,集中意念,很值得称赞。但是你自幼体弱多病,想来经脉堵塞的比常人更严重,所以通脉稍显困难。再者,你的木灵是四分。那么每次引动的灵力相较于七八分,乃至于十分的木灵之人来说,要少一些。所以用时也会更久。”

“多谢师兄指点。”

“你且先在此地引灵,为兄等到中午便来找你。”

严华离去,杨易只好单独练习,只是时间一久,难免浮躁。他又想起了早上严师兄讲的以剑碎石的法子,就决心试一试。此时灵力所进


状态提示:第四章 修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