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仙侠修真>星路道踪>第三十二章 归来

此次在玉水湖,杨易不仅收取到了五千多块的暖月玉,这已经足够自己灵尸锻体之用。而且,他还得到了一个相比于他那石板法宝,防御力强上数倍的法宝,三个锁芯环。这锁芯环可以单用,也可以多用。完全可以根据情况需要,做出最正确的选择,而不用害怕因此浪费灵力。而这个防御法宝的防御力之强,比之于一般的上品法宝都不遑多让。更不用说,他那个一不小心,就会断裂的石板了。当然,石板本身就不是用来做防御法宝之用的,要不然凭什么会成为上品法宝。它可是具有传承意义的法宝,也就自然不能和锁芯环相提并论了。可以说,术业有专攻吧。不过,这个锁芯环尚且还不算完整。如果能够五枚齐聚,那么它的防御之能那要有多强。或许,都可以堪比普通一些的先天防御法宝了吧。想到这里,杨易就不由得有了笑意。当然,对于这锁芯环的另一个功能掩饰或者放出妖气。在杨易看来也就是一个挺鸡肘的辅助功能,自己根本就用不到,也就自动把它忽略掉了。

当然除了此次最大的收获锁芯环以外,还得了那两个五行宗弟子的两把飞剑。那两把飞剑比之于自己的“旋翼”飞剑,差了十万八千里。不过,杨易还是决定留下一个自己使用。“旋翼”用来攻击,而那一个则可以在用“旋翼”攻击的时候,当做飞行之用。虽然说最后的那个柳叶法器交换给了鲤月,但是杨易并不觉得惋惜。毕竟,法器可是要对应自身的灵性,灵性不对,就根本施展不出上面的法术。不像法宝,剑器。靠的是本身拥有的威能来克敌,而不是快速用出法术来对敌。当然,灵石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吕鑫毕竟可是一位开灵四印的修士,肯定会积攒一些灵石的。他倒是很大方的贡献出了三百余块,不像其师弟,才区区不到四十块。不过,蚊子再小也是肉,杨易一点也不嫌弃。

不到一个时辰,杨易便回到了灵尸山上。看着这个曾经让自己倍感压抑的地方,在此刻竟然有了几分亲切。好似游子外出了十多天后,突然回到了久违的家中。那种感觉,让杨易全身都放松了下来。他也不再像多日前来时那样,还需要喊上一声,才敢进入。此刻杨易直接御剑到了屋前才下了飞剑,进到了屋内。

还是一如既往的阴暗,只是此刻竟然不见了他的师伯。难道是外出了么?杨易不由得想到,但是很快就否决了这个想法。毕竟,此地只有他师伯一人,而且这里至少在杨易看来,并无阵法守护。那他师伯必定要看守此地的尸魃,天尸上人留下的传承以及诸多遗物。杨易也不多想,就往洞内走去,看看自己的灵尸去。因为杨易和其灵尸心神相连,自然就知道他此刻还在极阴玄月阵。只是此时大阵已经在两天前开过了,要再等一天,才可以重新开动。

杨易顺着路,一直走到了头,却仍旧没有看见他师伯的人影。不过,他也不着急,只要灵尸山还在,那他师伯必定就在这山中。他到了溶洞门口,便看见了他的灵尸。此刻,他的灵尸的身体好似是银白色的,身体各处也比以前更加的强壮有力。相比于以前,有了巨大的变化,这让杨易不得不佩服他这便宜师祖的能耐。于是,杨易就有心试试他的改变有多大。便对刘云道,“来劈一刀。”虽说他们心神相通,不用交流,刘云也知道他的意思。只不过,杨易还是习惯性的说出了口。

杨易将阴尸乾坤袋中的二品战器扔给了刘云,他可是不敢进入这阴气弥漫的溶洞。刘云一手接住,然后随意舞动了几个刀花,似乎是在熟悉十多天都不曾接触过的战器,亦或是在适应这身体带来的变化,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吧。当刘云准备好后,也习惯性的张口道“小心了。”随后便挥刀而上,杨易此刻也祭出了单环,仍旧是弱小的水盾,但是仍旧挡住了刘云这强力的一击。杨易发现,相比于自己的法术和剑器的共通出击,刘云只凭借着自己的刀的攻击,比起自己还强上不少。杨易不由得想到,这或许是第一种最强最纯粹的意所拥有的力量吧。果然,不是自己这第二种,甚至有可能是第三种剑意所能够比拟的。杨易不由得感叹,这天赋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自己的攻击竟然比不上自己的灵尸。或者不是比不上,而是差了不少。等刘云锻体结束后,估计就是比自己强很多了吧。杨易不由的这样想到,不过他现在这样的攻击也就只能用上不到十次。让杨易觉得稍显可惜了,但是仍旧很满足。

随后杨易就和刘云开始切磋起来,一是磨砺自己的剑意,增强自己的实战能力。二是,杨易还想看看,他那天是不是出现了错觉。就是杨易在接到了宗门任务那天,他被偷袭成重伤。刘云的刀和那位五行宗弟子法术相接触时,刘云的刀轻而易举的就破掉了那个看着势不可挡的法术,毫不受影响的继续向前劈去。杨易用法术攻击刘云后,刘云劈刀破去了法术。法术的威力并没有变低,但是不知道为何。法术并不能给刘云的刀带来阻力,只能消耗他灌入刀中的月力。而杨易自己的剑却绝对做不到这一点,杨易曾和吕鑫斗法时,出剑攻击的时候,不仅会消耗他注入剑的灵力,还会让他的剑受到阻碍,进而就会让自己的剑变得慢了起来。对此,杨易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是因为自己的剑意不够纯粹么,或许吧。毕竟自己也没见过各个师兄弟之间的斗法,没有看到真正的剑修和法修


状态提示:第三十二章 归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