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军事历史>大唐国妖>第九十一章 建设新益州
划图,天下只有越来越大的,没有越来越小的城市的。大城市才是未来的最重要的趋势,因为大城市可以让尽可能多的人口,享受到资源。同样的资源,可以让更多人口使用,你们这么做不是在浪费吗?”

“重新做,把益州越大越好,益州可是将来我们西南的核心,这么弄不是在乱弹琴吗?”

荆谋言算是被这帮二货给弄得气得要命,这帮家伙居然还摆脱不了普通小农思想,认为应该把城市规划成为小城镇,让百姓生活不那么艰难。这个看起来是造福于民,可是却不符合常识。大城市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虽然大城市生活压力大,可是一个同样人口的大城市,创造财富的能力比起同样人口,却分散到不同的地方的小城镇的总和还要大。

而且各种资源集中使用,才是发展核心。因为资源不足,所以才会形成大城市,越是资源不充足的时代,反而越是要集中使用资源。这样的分散到小城镇,压力固然是没有了,可是发展肯定很慢很慢,远不如一个大城市发展速度快,从长远来说是极端不利的。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了压力,那自然没有了发展动力。一个人没有压力,更是不会得到长远发展。如果所有国民都没有了“压力”,那这个国家玩个屁!如果真的要像是那种古代人所追求的“和谐”,这个国家算是彻底死定了!

“好的,好的,我们马上去请人重新做。一定秉承荆参军的想法,把益州尽量扩大,扩大成为大城市!”

荆谋言害怕这帮二货这么弄,迟早会出问题。他只好亲自做了一个大概的规划,这份规划是关于未来益州的规划。这个益州未来也就是成1都城,按照荆谋言的计划这个益州将会成为巴蜀的绝对核心,甚至成为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不过后世的成1都其实也是这么定位的,不管是周围环境因素还是历史因素,这个益州是最合适的选择。

把城市建设更大,其是反而是有利于节省资源,因为相对面积之内的人口更多,其实反而能够让同样的资源让更多人享受到。包括教育、医疗等等各种基础设施,不然如果分散成为小城镇,这样其实实在撒胡椒面,没有什么意思的。

荆谋言做了粗略的规划图,把骨架给弄好了,争取把这个益州弄得更大,这才让别的那些吏员进行重新进行制定规划。

“幸好我还是懂得那些图纸的,我在学校见过的古代城镇图纸也不少,对于这些规划不是绝对的新手啊!未来必然是要城市化,城市越来越大,把农村逐步空出来,这样有利于集中利用土地。”荆谋言想。

荆谋言纵观历史,无不是农村人口走向城市,然后城市再次组织人手回到农村集中利用土地开发。在后世的中国已经有了这个趋势了,由农村包围城市,逐步进步到城市包围农村。

荆谋言让他们做好了初步的规划,接下来必然要开始建设新的益州城,甚至接下来也要一步步的扩大各大城市的规模,这样才能容纳更多人加入进来。未来必然要加速城市化,让将来的手工业和各种的制造业得到发展基础。人口密集是制造业发展的最重要基础之一,荆谋言当然要扩大城市。

至于这个扩大城市,由益州投资银行来负责投资建设,之后用道路收费权和各种房屋的租赁权等等经济权益偿还。这样形成良性循环,并且这个资金其实也就是在朝廷官府内部流动,并不会流失太多,可是却产生了惊人的效益。

“荆参军,我们是组织百姓来修建吗?我们官府自己组织百姓吗?”有书吏问道。

荆谋言立刻摇头说:“不用了,我们还是外包给商人,分成不同等级的承包,我们只是要负责监督修建质量就行了,不用亲自负责修建。让商人组织人手来替代我们修建,不然我们一旦征发徭役,事实上代价比起花钱请商人组织百姓代价打多了。一旦征发徭役,不但百姓怨声载道,并且我们不是已经开始实行了一条鞭法了吗?既然有了钱,可以让商人代替我们承包修建。商人组织承包,其实比起我们自己修建代价更少很多。不然我们官府自己组织,不但质量未必会更好,相反可能会因为各级官员的惰性,让他们没有搞好质量的心态。不如外包给商人,这样我们不但管理省事,花费更少,甚至可以质量更好,还给百姓带来一些收益。”

荆谋言不认为官府能够把各种工程保质保量并且不会影响民生的修好,官府跟商人其实是不同两种的心态,心态不同必然会造成不同的后果。官府是做多做少都一样,不会影响太多政治前途。可是商人不同,商人为了节省成本,那可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只要在允许范围之内,他们都会去做。这样必然会造船了如果让官府来修建,就算是不产生贪腐,那最后各种损失也不会比起商人来修建要少。

如果从后世来看,几乎很多大国都会把各种并非是重要关键的工程外包给商人,而不是官府自己组织人手来修建,这个绝非是偶然。因为外包节省的成本更大,带来的负面效应更少,甚至正面效益远远多过负面的效益,这才是后世几乎所有国家都把政府所需要的东西,都外包了出去的原因,而不是自己养活一大群那些勤杂人员。

至于说当中产生的可能的“权力寻租”,荆谋言不认为是致命的问题,毕竟很多事情不能因为可能滋生贪污腐败,那也就把整个都给否认了。就好比荆谋言的


状态提示:第九十一章 建设新益州--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