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表弟的话,马小东也快走了几步,好多年没有淌鱼了,这可是自己儿时最爱的活动。拿过表弟的网一看。嗬!确实不少,这一网大约有三四斤,不过大部分都是泥鳅鱼,只有少数的鲫鱼和胖头鱼还有几只蛤蟆。
不过只有泥鳅才是马小东的目标,别的鱼就算是得到了也得吃掉,因为那些鱼根本就等不到马小东周末去镇上卖就会死掉了。只有泥鳅的生命力及其顽强,就算放一个星期再运到镇上也没事。
至于那些蛤蟆,马小东还没决定好是吃了还是卖了。这时候在河里淌到的蛤蟆可不是青蛙,而是东北特有的有种蛤蟆也叫‘雪蛤’‘林蛙’‘哈什蚂’。
‘哈什蚂’是国家级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林蛙油具有极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节节攀升。在马小东后世。林蛙油每斤的价格达到4000-10000块,即使是现在,价格也不低。不过买卖这东西是违法的,要是自己吃的话,也没人管你。
把网里的渔获都放进带来的袋子里,两兄弟拎着袋子,继续倒网收鱼,等22个渔网倒完,拿来的两个袋子都装的大半满了,乐的俩人笑的见牙不见眼。
“小哥,这鱼太多了,咋整啊?”杨海龙看着两个快装满的袋子,满脸的幸福烦恼。
马小东的也很兴奋,好多年没有玩儿的这么高兴了,看样子今天就算淌不到200斤鱼也差不多,周末想办法拿到镇山一卖,肯定能赚不少,给老妈买药的钱短时间基本没啥问题了。
“走,咱俩先送家里一趟,一会儿再来。”说着,马小东把两个袋子口绑好,放在车子的后座上一边挂一个。让表弟坐在大梁上。骑着车子就往家里跑。虽说骑着车子驮着鱼和表弟挺沉的,不过丰收的喜悦很容易让人忘却劳累,满心的都是幸福。
回到家里,家里人都没休息呢,知道俩孩子去淌鱼了,也没啥担心的,就在村子附近,关键是小河的水也不深。
屋里人听见动静出来一看,是两个猴孩子回来了。马洪国看着车子上的袋子,顿时一乐:“哎呀!你俩没少淌啊?看来今年的鱼挺多啊?”说着急忙上前帮着自己儿子把鱼拿下来。接着把鱼倒进了马小东早就准备好的大缸里。这个大缸非常大,比司马光砸掉的那个小不了多少,装进去这点鱼没问题。
“那可不,老姑父,要不你也去吧,万一到时候淌的鱼多了,我和我小哥儿拿不回来咋整?”杨海龙在一边鼓动着。看见这么多鱼,这孩子已经开始幻想着淌到满缸都装不下的时候了。
不过马洪国也确实想去,因为他这人同样爱好打个鱼,摸个虾啥的,马小东的爱好完全可以说是遗传来的。
“走,我跟你们一起去,等我去借个车子。”看见鱼这么多,马洪国当然动心了,虽说他没想到鱼可以卖,也吃不了这么多,主要是过这个瘾。
“洪国,你干啥去?早点睡觉,明天你不上山了?还有你么两个小的,这都几点了?明天是不是不准备上学了?”马小东的老妈杨桂芝一听老公要去淌鱼顿时不乐意了,淌那个玩意儿又不能赚钱,淌多了也吃不了,有什么用啊?
马洪国一听老婆不让去,顿时着急了,好不容易有机会过把瘾,过些天就秋收了,忙起来跟本没时间了,“哎呀,你放心吧,明儿个保证不耽误上山就是了,一会儿俺们就回来睡觉。”
马小东两人可不敢吱声了,万一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两人也去不成,那就悲剧了。看着这三个人铁了心要去,杨桂芝也知道管不了,“去去去,没人管你们,走给我早点回来睡觉知道不?”
几人连忙答应,骑着自行车就出发了,马洪国骑着车子,带着两个孩子,前边一个后边一个,不一会就到了林业站。
这么一折腾的功夫,已经晚上九点多了,距离上次起网收鱼又过去了一个小时了。今天晚上鱼这么多,一个小时起一次网绝对没问题,于是马洪国决定起网。
来到河边,几人开始分头起网,不一会儿,所有的渔网都起了一遍,这次的鱼没有上次得多,也就四五十斤,不过这也正常,一段河里的鱼,基本上就是那么多,已经得到那么多了,剩下的短时间内自然就少了。
但是老话说的好,鱼过千层网,网网都有鱼。就算是少了,只要多等一会儿,鱼还是有的,等到明天这个时候,鱼还是一点不少。
看着袋子里的鱼,马洪国对着两个孩子说道:“你俩这网下的还是有点密,要不今天的鱼还得更多。”这倒是经验之谈,一段一公里的河里放进十个网,和两公里的河里放进十个网收获的当然不一样。
马小东点点头,“就我们俩,下的网隔得太远也整不过来,明天再重新下一遍就行了。”
马洪国一听儿子的话,疑惑道:“你们明天还来?淌那么多鱼干嘛?也吃不了?今天这么多到时候还得晒干了,多了都没地方晒。”晒得鱼干可以炸着吃,就是马小东昨天上山采蘑菇带的那种。
马小东一听老爸的话,就知道他根本就没想过这鱼可以卖钱,不止是老爸没想过,可能很多人都没想过,或者说是想到过,但是从来就没有想去尝试过,或许这里的人之所以这么穷,不是因为他们怕辛苦,而是根本就没有赚钱的心态。
“放心吧,这些鱼我有办法处理,保证不会浪费掉就是了。”马小东也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