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军事历史>盛世慈光>第446章 大国风范

沐慈的态度堪称平和,又是一副精致绝丽,嫩生生的样貌,可李承恭还是感觉到一种上位者不怒而威的气势,不敢轻视。问得又是楚王后院的人,更紧张的冒汗,赶紧摆手澄清:“不!不!我仰慕的人是您,并没有肖想您的人……”

哎呀,不小心把爱慕的话都说出口了。

沐慈一点都不意外,仰慕他的人挺多的,他面无表情道:“他不是我的男宠,还有,你自称‘我’,有什么话直说!”

“是这样啊!”李承恭松口气,才道,“怜霜……应该是我表弟。我的母亲是卫氏嫡支长女,当年卫氏一族被问罪,母亲由于出嫁不在九族之列,便没有受到株连。嫡支一脉中,卫家三……三舅、六姨被卖入戏班,多年前两人皆病亡,我们本以为人死万事空,不想六姨还能留下了一个小儿。我母生前最挂心便是她的血脉亲人,一直试图相帮,奈何我父、我祖……”李承恭叹口气,摇摇头,“那种境况,也怪不得父祖。母亲不久便郁郁而终,临死前叮嘱我与二弟,将来有能力之时,能帮一把便帮一把。可惜我们兄弟二人也是……自身难保,无力帮助太多。”

说完,李承恭抱拳对沐慈深深一鞠:“多谢楚王仁爱,帮怜霜表弟脱离苦海。”

沐慈知道李承恭说得没错,他有夜行卫在手,关于李承恭的详细调查报告早放在了他的案头。

李承恭还有个弟弟李承敬,两人已逝的生母确实是卫氏嫡长女卫琸。本来卫琸与天授帝的大哥沐春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长大。卫琸虽是女子,能力却极强,很有太后卫氏当年风范,永和帝想聘为长媳,将来好母仪天下的……也算对卫氏的妥协,再出一个皇后。可惜太后卫氏也知道卫家太显赫,最主要她不想沐春登位,将卫琸远嫁镇北公府。

后来沐春被毒杀,天授帝自请去西北边关,卫琸心肠好,因沐春的关系曾给过天授帝许多帮助,不自觉成了帮他掌控兵权的一大助力,把爱妻如命的李启信也推入天授帝阵营。

但这些恩情,与杀兄逼母之仇相比微不足道。天授帝登位后,毫不犹豫对卫氏一族下手。卫家倒了,天授帝只是特旨不波及出嫁女,对卫绰诸多抚慰赏赐,警告当时还是镇北公世子的李启信对她好一点。

娘家倒了,但李启信依然珍爱妻子,其实卫绰日子还过得下去,只是她一贯疼爱的幼弟幼妹在污糟地受苦受辱,她只能看着无法援手。这锥心滋味,让卫琸年纪轻轻就心病无医,丢下丈夫和两个幼子去逝了。

李启信一直对亡妻念念不忘,可天授帝变不出卫家女了,为补偿他,钦点了平原县主为他继妻。

这平原县主是死于“五王争位”的四皇子唯一活下来的嫡女,母亲恰是卫琸的嫡亲二妹。因天授帝必须表现得“很无辜”,所以对兄弟的后代十分“优容”,全部采取“无原则宠溺”的策略,平原县主就是比较受宠的一个,非常跋扈。

兄弟的孩子都变成脾气坏,到处惹人厌的“傻白甜”,对天授帝来说才是不讨厌的“小可爱”。就连当年谢太妃还是谢嫔时,因生了两个儿子有些恃宠而骄,说了平原县主两句,就差点被挠花脸。

天授帝也是无原则宠溺,最后平原县主没受罚,反而高调嫁给镇北公。倒是谢嫔被迫去静业寺思过,才有了谢宸妃入宫的事。

平原县主的凶狠跋扈是不打折扣的,特别是李启信胆敢在平原县主面前表现出对前妻的念念不忘,她这个继母对李承恭,李承敬两兄弟就不可能好到哪里去。她且还没脑子学天授帝搞“捧杀”那一套,不是打就是骂,没半点顾念她也是卫氏女所生,与李家两子还有嫡亲表姐弟的情分。

在平原县主生下亲生儿子后……李家两兄弟是挡在儿子面前的绊脚石,自然成了她的眼中钉肉中刺。

明明是天授帝把跋扈灾星丢过去的,这时候就跳出来做好人,把李家两兄弟接入京中……镇边将领都要送一部分血脉亲人到天京城,放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的。比如杨家,就是老将军杨涯自己在天京城郊的骊山养老,让儿孙在边境。李家就送了李承恭、李承敬入京,名为受教育,实为质子。

刚开始,沐慈不知道这些,还奇怪一生阴谋论的天授帝,怎么会把四皇子与卫家嫡支二女的女儿嫁给镇北公呢?她与天授帝算有血海深仇的,也不怕北境出问题吗?

现在看这结果,沐慈才明白天授帝果然老谋深算。

李启信不可能和平原县主一条心,平原县主翻不出浪花来。而李启信最爱的长子和次子,未免被暗害只能送到天授帝身边教养长大。天授帝把李承恭当成心腹放在了侍卫六军做一军大将军,将来再由李承恭继承镇北公府,对皇族自然更忠心。

天授帝很早就叫夜行卫暗中盯着李承恭了,就怕他因生母卫琸的关系,心中藏怨。但夜行卫这么多年一直没发现李承恭有什么不妥当,似乎并不被上一代恩怨影响。

沐慈有识人之明,看李承恭也不像个伪君子。

事实上李承恭长得不错,是个相貌明朗,眉目疏阔的儒雅将领,身上带点世家公子的翩翩风度,没事喜欢作作诗,写写字画画美人图,舞剑也挺好看,半点看不出骑马打仗时的凶残。

哦,对了,他还爱慕优秀又俊美的男子,当然这种爱慕不是沐慈这样对一个男人“一生一世一双人”还非得成婚。

大幸上流社会的世家子


状态提示:第446章 大国风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