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穿越重生>篡清>第三卷 在朝鲜 第二十章 密云不雨
仪也不大明白。可是这个时候儿,也容不得他再进言了,李莲英已经闭上眼睛,摆摆手让一个小太监端了一下茶碗。守在门口挑帘子的小太监高呼一声:“送客~~~~~~~~~~!”。

唐绍仪僵硬的碰了一下头,缓缓起身退了出来。五十多万银子送出去。换来这么一个承诺,到底是值得还是不值得?徐大人啊徐大人,但愿你在朝鲜,能想出回天的办法,善用好这六个月的时间!

个月之后,结果可以想见,不管荣禄是不是回京畿之争权去。徐一凡地结果,肯定是将手中基业全盘交出,黯然归国。而且更不要指望别的前程了!

~~~~~~~~~~~~~~~~~~~~~~~~~~~~~~~~~~~~~~~~~~

京师的人都在等着看徐一凡地笑话儿,朝鲜这个地方,在禁卫军第一镇成军之后。却是风平浪静。旗员们都抓紧时间进行最后的搜刮,各种各样名目地捐税花样百出的想出来,一笔笔的粮饷还是源源不绝的送过来,他们地腰包也是一日胜过一日的鼓胀起来。徐一凡这家伙在朝鲜时日不多,大家伙儿还是抓紧!

禁卫军第一镇序列确定之后,教战训练也是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打靶,拼刺。行军,竞赛,打野外,三操两讲…………在军官的以身作则之下,以加倍的热情进行着。禁卫军中,都隐隐约约的听说了徐大人面临的风潮。在这些军官和士兵心目中,似乎只有这样拼命训练,尽早变成强军,才能帮助徐大人挽回局面似的。

袁世凯他们这帮来抢班夺权摘桃子的家伙,这些日子倒是极其安静。大概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徐一凡一天没归国,他们就一点没有夺权地指望。徐一凡统带禁卫军的手段,几乎是滴水不漏!从平壤到汉城每天都有快马往还,在打探国内传来的消息,在商议怎么样尽快让徐一凡回国。至于他们本职的侦测朝鲜动向,宣慰藩属国。巩固李朝统治的任务,倒是浑然没有在意了。

而詹天佑负责的建设,仍然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詹天佑几乎将这里小小的局面变成了一个工业建设的大讲堂,带着骨干和学生,每天来往各处工地,摸索建设经验,传授建设心得。每一点成就,每一点进展,都会汇总到徐一凡这里。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里地建设是不能指望有成果的。就连投入了最大人力物力的修械所建设,也不过才是能修理步枪,修理机关枪还要专门的技师呢。子弹的生产,机器是到了,可是无烟火药厂还没能投产。徐一凡倒也不大介意,反正现阶段九千人,靠购买的武器弹药已经足够使用,现在就当是培养人才也不错。

禁卫军地编制就是一镇四个步兵标,并没有单独的炮兵骑兵部队。每个步兵标里有一队过山炮队,装备的是七五毫米的克虏伯架退山炮六门。还有一个骑兵哨。这些兵种都需要长期的训练,而徐一凡现在恰恰就缺少的是时间。每标步兵三营,每营步兵四队。通过南洋采购而来的毛瑟八八式步枪源源不绝运至,除了装备现有九千人外,还有储备。弹药储备更是在意,每枪都有五百子弹以上的储备,而且还随时在不断的运来。至于准备现阶段担当火力骨干的马克沁机关枪,已经有数十架之多,弹药也够。唯一缺地,就是射手!经过严格训练的射手!现阶段就算每标配备六架马克沁机关枪,可是还是一个射手都没有!

这个徐一凡担心的事情,其实他自己也知道,未免求全责备了一些。放眼整个世界,像他这样将马克沁机关枪列入队列装备的,也不多。

现在他需要的,就是能在朝鲜再赖上一段时间,直到历史上那场改变了近代历史的大变发生!

可是这时间,他能争取到么?

平壤郊外靶场。

一排排的士兵趴在射击线上,每个人手中,都是一支毛瑟八八步枪。步枪钢铁机件上面的烤蓝,崭新得耀眼。每支步枪,都保养得一尘不染。对面八十米处,竖着一排靶子,上面已经换了新的靶纸。靶子下面是一条战壕,土色还新鲜得很。战壕里面满满当当地,也是一队士兵,他们除了报靶的本职任务。顺便也接受一下子弹从头顶掠过地感受训练。

蹲在战壕里面的士兵紧张,趴在那儿地士兵也紧张。打好了,能请射手奖,打坏了,那可丢人!按照现在各营的气氛,不练出点儿样子来,那白眼可就受不了。

这一队的军官们胸前挎着望远镜,在趴着的士兵身后走来走去。等着射击信号响起。除了他们这些带队军官,标本部。协本部的军官们也都到了。这些日子的射击训练,大大小小的军官们可来得不少,有的时候连徐一凡都亲临现场,也不知道到底在观察什么。

对面战壕里面,突然冒出了一面绿色的小旗帜。在空中顿了一下,然后左右摇摆三下。军官顿时发令:“上子弹!”

哗啦哗啦地压子弹声音顿时响起,士兵们熟练的将一排五发的圆头子弹塞进露底弹仓,又啪的一声推上枪栓。队官的预备放口令才出口,射击线上顿时就枪声大作。一团团的白烟夹杂着火药味道升腾而起。对面的木靶给打得簌簌而动。跟在刮一场大风仿佛。不仅带队军官都举起了蔡司望远镜仔细观看,就连站在更后面一点儿的高级军官们也都举起了望远镜。

今儿可是左协协统李云纵带着两个标统都亲临了呢。

第一排五发子弹打完,又


状态提示:第三卷 在朝鲜 第二十章 密云不雨--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