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青春校园>挺起胸膛站排头>第七十五章 :灾难砥砺品格

第七十五章:灾难砥砺品格

灾后重建是一条冲锋的路、开拓的路,时间紧、战线长、任务重、项目新。面对严峻的考验,作为一名人民子弟兵,我们只吹冲锋号,不打退堂鼓。我们激情燃烧,任劳任怨,殚精竭虑,忘我拼搏;我们心系群众冷暖,争分夺秒,用生命推动重建速度。我们用智慧汗水向时代和人民交出了最令人满意的答卷。

接受完这位来自媒体战线记者同志的拍摄后,随车冒险进入高川乡的还有我们副炮长和副参谋长两位年过六旬的老将军。两位老将军得知我们留守人员被困高川以后,一直是魂牵梦绕,电话问候从来没有停止过。当进入高川乡被堵的道路刚打开有一点点进出的豁口,日夜牵挂我们的老将军们立刻冒着余震不断,道路随时可能再次塌陷的危险挺进高川乡。

当从老乡们口中知道我们在被困期间不顾个人安危不等不靠,靠着锹挖,手刨帮助老乡们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事情后,二老激动得非要亲自一一向我们握手。为了表示对两位老将军的敬重,我们迅速庄严整齐的列队接受二位老首长的检阅,只见老首长每和一名同志握手前都致以军人最高礼节——向我们敬礼,然后鼓励般得拍了拍每一名战友的肩膀以示褒奖。

没有过多金钱渲染,不需要奖章奖牌,我们是这样容易满足。简单的一个军礼,饱含关怀一个的拍肩膀的动作,我们就彻底被征服,觉得这近40天辛苦的汗水没有白流。敬礼,首长幸苦了!

6月24日,星期二,延续着昨天的好天气,高川乡的天空碧空万里。今天,我们的任务是配合留守在高川乡的机械连的战友们从南面打通连通高川到安县的墩秀公路。

墩秀公路是高川乡唯一一条离救灾物资近的通道,全长18公里的路段,大部分都是位于半山腰的栈道,左边是半拱形岩石山体,右边为河涧,平均落差50米。早在地震前,这条路就已经被交通部门列为待修的危险公路。不幸言中的是地震中,18公里的路段有近16公里的道路不是路基塌陷下左边的河,就是被右边山体滑坡滚下的巨石掩埋。塌方部位达34处之多,有8处塌方面积达40万方以上,累计塌方量达505万土石方。这还不是最危险紧要的,最危险紧要是上方还有3处堰塞湖,最近距离墩秀公路只有仅仅1公里,蓄水量已达500万立方米。其中,老鹰岩堰塞湖和牙口大坝堰塞湖早已被我们安全排险成功。令人最揪心的是把道路中间的6000多号群众困得进退两难,要不是飞机天天定时定点准确无误的空投食品,恐怕老乡们早已经……。说到这里,一名亲历生死崔姓老乡热泪盈眶。

为了摸透这18公里道路的具体险情,俺们副参谋长带着工程人员和测量仪器,冒着余震、堰塞湖决堤、塌方、降雨、滑坡、泥石流等重重危险,用了整整2天的时间才总算走完这段‘鬼门关’,成功绘制出详细的详情图表。然而,当专业的地方施工队伍来了两三批,没有人敢动一锹一镐;一批又一批权威专家来勘察方案的时候,大都摇头叹气道:“难,要想修通墩秀公路,活比修一条新路还麻烦,比建青藏线还麻烦,比老鹰岩还危险。”

本来这条南接高川西连茂县的公路早就在6月13日抢修通了,然而,前几天的一场大雨使得这条路部分路段再次成为‘阎王殿’。灾情就是命令,如果不能及时抢通这条公路,被困的近万名群众就不能及时得到救助,关系灾区的一批工矿企业就不能及时恢复建设、恢复生产。

尽管,危险依然存在,困难也依然在。但是,作为人民养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就算再大的困难和危险也要勇往直前,即使我们因此而长眠于这群山峻岭中,亲爱的战友们也不要为我们难过,因为,这是作为一名军人的最好归宿。因此,‘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形势十分严峻,再难的事难不倒火箭兵,再苦的活累不垮火箭兵。经过现场指挥部会议研究,按照‘发挥优势、避实击虚、多点出击、各个击破’的思路,决定在这条难上加难,险上加险的山路上调集第二炮兵最精锐的工兵部队,出动最先进的工程作业机械,派出专业技术最过硬的技术员,从两头往中间,从中间向两边分4个点并行施工;作业人员两班倒,只要天气允许能看清周围环境变化,作业就片刻不停,以此来缩短工期。

虽然,我们的任务是从高川乡这边辅助大功团施工。但是,我们仍然不敢掉以轻心。从先前种种抢修墩秀公路的战况来看,这绝对是一场只能硬碰硬的仗,一侧是高山,危岩耸立,风一吹、鸟一停,鸡蛋大的石头都会往下掉;另一侧是深谷,流水湍急,人要一不留神跌下去,非死即伤,装备滑下去,后果同样不堪设想。在狭窄的作业面上,操作手既要考虑上面,又要盯着下面。

我被安排负责安全警戒工作。这可不是个好差事,站在制高点,顶着危险处,既要寸步不离,又要目不转睛,一遇险情,要立即发出撤离信号……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浑身发软。尤其是中午,太阳光直射下,考得我两眼发胀,浑身挥汗如雨。

特殊的作业环境下,必须在能够观察远近环境变化的条件下展开,这样一来作为安全员的我们除了负责目测施工路面周围环境的安全因素,还要充当起作业手的眼睛起来。在完全置于阳光下作业,路面的上的温度经


状态提示:第七十五章 :灾难砥砺品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