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青春校园>挺起胸膛站排头>第二十二章 :科学施救

第二十二章:科学施救

又一名在地震中失散的同胞找到亲人,又一对相逢的恋人喜极而泣,又一名母亲正在寻找自己失踪的儿子。

今天已是地震后的第九天,虽说人在极限条件下的生命迹象是七天。但,我们依然斗志昂扬奋战在废墟中,仍然没有放弃一丝希,依然期盼奇迹会发生。今天上级安排给我们的任务是去擂鼓镇的村子中救助受灾的村民。

在经过临时宿营地旁,任家坪收费站的墙壁上,已经粘贴满了各式各样的亲属联系方式,都是在寻找地震中失散的亲人,或者是幸存者希望路过熟识的亲朋好友知道自己活着的信息……,地上还有好多被风刮掉的类似的信息的纸条,一旁的交警叔叔看到掉在地上的这些纸条,拖着一瘸一拐的腿,很是认真的将它们捡起,重新黏在墙上。

擂鼓镇,地震中房倒屋塌,桥短路绝。沿着依稀可辨的路基,在连长的带领下,我们二十几个人快速的穿越到擂鼓镇柳林村的最里面。一路上被扭曲的水泥早已破烂不堪,加上村民依山而建的房子,歪歪斜斜的满目凄凉,瓦砾、砖头、阻挡着唯一可以进出柳林村的道路上。以至于,原本可以半个小时到达的目的地,足足花了近一半的时间,才勉强艰难的穿越。

看见这多解放军不断的涌入村庄里,不少留守在家的老乡们,纷纷跑到路边上注视着我们的举动。我们任何事情还开始做,老乡们依然不断的热情对我们说道:“谢谢了,解放军同志!”就连村子里的鸡鸭猫狗,看到我们穿迷彩服的,也好像打了兴奋剂似的,不停的欢呼雀跃的叫了起来。

“不用谢,不用谢,我们啥事都没做呢?”我们难为情的回答道。

“没有解放军,我们哪能这么快就重建家园!解放军就是我们的守护神,说声谢谢是应该的。”一位大哥敞着嗓子,乐呵的大声说道。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大家有些不好意思的回敬着路旁老乡们的感谢声。

就在我们离到达目的地还有200米的时候,一辆银灰色的雪铁龙小轿车,挡在了水泥路的中央,同时也挡住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左右询问周围的老乡,都摇头不知道这辆小轿车的主人是谁。只知道是地震的时候开进来的,地震后就一直停在这里,好长时间都没人管了。

看来这车主肯定是撇下车子逃命去了。怎么办?总不能因为这辆小轿车而前功尽弃吧?!仔细观察这轿车,里外机构都还完好无缺。只是停车的位置,差一脚油门就翻进水泥路旁的菜地里。

为了完成任务,战友们纷纷赞成把车子移开。可是,问题又来了,用什么移开这轿车呢?左思右想之下,还是连长最后拍板道:“我们一起把这轿车抬起来,不就行了么?”

听了连长这话,大家纷纷拍着自己的脑瓜子,长息短叹的说道:“是呀!部队训练的时候,那么多大型装备,我们都用人工搬动过。这个区区的小轿车算个什么?”

“那是因为你们怕损坏了老百姓的财产,所以思想上搭了铁。”一直在旁观看我们举动的一位很斯文的眼镜兄,一语道破了我们束手束脚的缘由。

“来,1-2-3,起——!”随着我、段志潮班长、郭庆飞、连长等六人的齐声呐喊,银灰色的小轿车立时就如同浮云般,缓缓的在我们手中搬起。原来,这轿车比咱们部队的二蛋轻多了,六个人搬它简直是小菜一碟,一点感觉都没有。顷刻间,雪铁龙轿车就被我们稳稳当当的抬到一家老乡门口的空地上放好。

搬开挡住的小驾车,这条水泥路却是已经走到了尽头。路的尽头,一堆十来见方震碎了的泥土,从右边的小山丘上滚落下来,衡坦在通往禹里乡路中央。被挡住的道路,正是我们此次任务的目的地。

我们的任务就是——清除通往这里沿路的障碍,为后续大部队开进来抢修擂禹路,做好一切准备工作。首先,得清除的就是一间被地震震倒塌的猪舍。无法翻过路中央的土丘,又为了不损坏老乡家的菜地,我们只好借道老乡家菜园的篱笆墙,来到猪舍前。

在打听到这猪舍是谁家的后,我们从老乡家借来钳子、扳手和撬杠。按照原状,帮老乡家把建筑猪舍的砖、瓦、横条、角铁、木板等等一应物什,全部完好无损的拆除,整齐的码放在一旁。

拆完猪舍,当我们列队准备原路返回的时。猪舍家的老乡,围着我们的队伍半天,有些犹犹豫豫的像是要说些什么,可吞吞吐吐又很是不好意思的开口。幸好,一旁的连长看到老乡的表情后,主动询问老乡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

原来,老乡是怕这些建猪舍的材料放在离他家这么远地方不安全,恳请我们能帮个忙,把这些材料搬到他们家门口去。

得知老乡的想法后,我们不约而同的学着老乡的口音回到道:“要得!要得!”于是,我们应老乡之请,肩扛背背的绕着半个足球场大的圈子,避过菜园、鱼塘、地头,再次踩着篱笆路,把老乡家的比较重要的瓦条、角铁、木板搬到他们家门口。

看到解放军在帮老乡的猪舍搬家,不少路过的媒体、记者纷纷抢拍我们忙碌的镜头,还不时询问我们是哪个部队。出于保密需要,我们一笔带过的回答道:“我们是解放军。”

而,这家老乡的左邻右舍,却纷纷从自家屋子里端出大碗大碗的水,不住的叫我们停住脚步喝口水。灾


状态提示:第二十二章 :科学施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