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军事历史>铁血帝国>第二百一十章:抉择!帝国的意志!(三)
护阿克斗卡至塔什干之间主干交通线的同时,也正努力推进以建设民族自治机构为核心的政略工作,以实现交通线周边的持续安定。”

“独立第19师和第103师,现散布于塔什干至阿克托别之间的方面军主干交通线上,正全力保障交通线周边的治安。”

“直属队中的两个禁卫装甲骑兵旅,以及两个独立战车营,现已集结至阿克托别,但由于进军途中的机械损耗。实有车辆不到编制的七成,其中还有约半数车辆需要中修甚至大修。”

“总之就别指望跟方面军要增援了,是这个意思吧?”

身着银灰色装甲兵制服的第二装甲集团军司令官陆凯平上将,干净利落地总结道。

“差不多——”

严沧龙一点头。话锋立转。

“所以呢,希望大家灵活运用手中的既有兵力,掌握适当数量的预备队,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

“说的轻松,各集团军不是不满员。就是车辆不足、补给缺乏,实际战力本来就打了折,还要拿出一部分做预备队,折上加折,就这样还想一口气突破乌拉尔河?”

一贯直率而近乎毒舌的第五集团军司令官钱岚上将,这次也毫不出奇地发起了牢骚。

“是啊,盲目轻敌要不得,朱萨雷战役的教训还不远呢……”

名如其人的禁卫第一集团军司令官严猛上将,这回也难得唱起了低调。

严猛口中的朱萨雷,位于奥伦堡东南1100公里外的中亚大铁路上。距离中亚方面军春季攻势的起点——克孜勒奥尔达——不过120公里,系俄军贾拉加什防线的后备防御中心。

在华军2月底、3月初发动的旨在围歼贾拉加什防线守军的纵深包抄行动中,俄军土耳其方面军所部迅速放弃一线阵地,以一部兵力据守朱萨雷,掩护主力向阿拉尔斯克回撤。

华军担任迂回包抄任务的装甲机动部队——第二装甲集团军主力——未经充分补给和侦察,在脱离配属步兵部队的情况下,贸然以密集行军纵列直冲敌阵地,企图在行进间占领朱萨雷,一举切断敌军主力回撤之路,不料突然遭到敌军隐蔽良好的野战炮和反战车炮群伏击。

陆凯平虽然力图指挥部队展开队形迎战。并召唤航空火力支援,但因天候不良,航空兵未能及时赶到,密集而漫长的行军纵队在完全展开之前已经蒙受了较大损失。被迫后撤待援。

当日华军丢弃在战场的战车和其他装甲车辆超过一百部,另有数十部战车和装甲车负伤待修,堪称开战以来中国装甲部队单日战斗蒙受的最惨重损失。

担负右翼主攻任务的第二装甲集团军的提前失败,更导致原计划次日展开的全线总攻推迟了一天,俄军主力得以跳出包围圈,后撤到朱萨雷西北的的丘拉塔姆预备防线上。

当华军禁卫集团军与第五集团军的步兵部队终于赶到朱萨雷时。俄军后卫部队进行了最后的抵抗。

从最初的打击中恢复过来的第二装甲集团军在步兵、炮兵、航空兵、装甲工兵的密接支援下,以教科书式的战法一举突破了敌军设有大量反战车障碍与反战车火器的正面防线,而配属禁卫集团军的两个禁卫装甲骑兵旅则在骑兵部队的支援下迅速截断了守军后路,前后夹击之下,守敌迅速溃灭。

此役华军俘敌一万三千人,缴获火炮150门,但未能实现捕捉和歼灭敌土耳其斯坦方面军主力的战役目标。

华军虽一度受挫,人员损失却不大,战役开始一周之内的伤亡失踪总数不到三千名,而第二装甲集团军在整个战役进程中受损的战车和其他装甲车辆,总共也不过两百余部,其中大多数得以回收修复。

然而这场战役给予华军尤其是中亚方面军官兵真正的打击是在心理层面,装甲兵团战无不胜的神话就此终结,其他兵种对装甲兵的无条件信任开始动摇,而装甲兵团自身,也无可避免地背负上了耻辱的包袱。

不过在陆凯平看来,这次战役与其说给他的装甲兵团带来了耻辱,倒不如说是给了帝国装甲兵一个及时的警示:刀钝了,该磨了。

ps: 本节关于朱萨雷战役的情节,详见第207章:血海!西线绞肉机!(五)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章:抉择!帝国的意志!(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