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军事历史>大唐铁肩王狄光嗣>第15章 进退维谷的秀儿!

在另一个船舱,李弘见到了前往潼关打探接应的两个团校尉之一,又一番问询后,证实先前重伤的翊卫队正所言不虚。/p

据其中一个团校尉说,从潼关逃出的所有人被他们撞见时,无一不是精神恍惚,失魂落魄,回程路上连车马都无法乘坐,故而两个团校尉只得现场合计,陆路换水路,租商船顺黄河而下,在黄河与洛水交汇处转道,最后逆洛水而上,直抵洛阳。/p

即便如此,到洛阳时,能正常开口说话的也仅剩一人而已。/p

前后两番言辞大致吻合,可互相印证,重伤翊卫之言可以采信。/p

洛水之上,船来船往,人多口杂,不是谈正事的最佳场所。/p

端门前,狄光嗣、上官仪二人见李弘没有说话的打算,上官仪知道长安变故来的太过突然,李弘心中很乱,一时没了主意,议不了事,做不了决定,但有些话,上官仪不得不加以提醒。/p

“殿下,长安之事,刻不容缓,宜早作区处!”/p

“上官侍郎,给孤一天时间!”/p

李弘上车后扬长而去,返回东宫,上官仪自有公务要忙,狄光嗣一人悻悻回了上官府。/p

上官府中,孙佳遥一早就出门去,还没回,狄光嗣只有一人在房中枯坐。/p

经过童家堡一役,狄光嗣认为秀儿背后的“赤门”非同小可,其底蕴比月营深厚得多。/p

狄光嗣欲救狄仁杰和狄母,却无从下手,长安、洛阳虽都有“月营”暗桩,但目前潼关被不明势力占据,讯息阻隔,长安城又被两路大军所为,想偷偷救人,无异于痴人说梦。/p

无可奈何的狄光嗣干巴巴地躺在床上,左翻也不是,右翻也不是,焦虑无比。/p

忽然,狄光嗣脑中冒出了一个可怕的想法,求助秀儿,动用秀儿身后“赤门”的力量救人,毕竟此次事件皆是由“赤门”主导,或许“赤门”有能力救人······/p

这个想法貌似可行,但很快就被狄光嗣否定了,他不想秀儿陷得太深,到最后摘不清同“赤门”的关系,被“赤门”所连累。/p

算了,还是自己想办法吧!/p

狄光嗣本想去看看秀儿,可是到秀儿房门口才发现,翊君、佑君守在门口。/p

“小公子,秀儿娘子正在午休,刚刚睡下!”/p

翊君伸手一拦,狄光嗣朝房内看了一眼,然后转身离开,继续回房枯坐,翊君、佑君互相对视一眼后,继续守在门口。/p

其实,此刻秀儿房中空荡荡的,压根就是空无一人,秀儿早就借着偷偷潜出府去。/p

洛阳“北市”,“赤门”暗桩之一,新凤楼中,秀儿正低头立于堂下,堂上则有一头罩黑纱巾,身穿皂色大袖襦裙的中年绰约女子背着双手背对秀儿。/p

“你来了!我当你翅膀硬了,不把为娘我的放在眼里,你怎么敢私自作主襄助狄光嗣出阵?”/p

立于堂上的黑纱女子音调清冽,声音凄狠,说话的功夫,黑纱女子陡然转身,目光狠狠地剜在秀儿身上。/p

秀儿依旧低着头,一语不发。/p

“你哑巴了?说话!”/p

命令似的话语不断射向秀儿,秀儿只能默默承受。/p

“你八岁失踪,为娘我整整找了你四年才将你巡回,我授你兵法谋略,教你绝伦武艺,不是为了让你跟我作对的!”/p

秀儿应声跪倒,叩头于地。/p

“娘亲,秀儿知罪,只要娘亲不伤害相······狄光嗣,秀儿······但凭娘亲吩咐!”/p

黑纱女子看见亲生女儿如此,目光渐渐变得柔和,心肠也慢慢软下来。/p

她扶起秀儿,“好秀儿,不是为娘逼你,只是狄光嗣三番两次坏为娘大事,本留他不得,但看在秀儿的份上,为娘饶他一回,只要他不再干扰‘赤门’行动,为娘便不会动他!”/p

“真的?娘亲!”/p

秀儿将信将疑,不敢确信,黑纱女子再三肯定,秀儿才放下心来。/p

“娘亲若是无事吩咐,秀儿便先行告退!”/p

“慢!秀儿,你听好,十五日之内,我要你看住狄光嗣,务必确保其不能离开洛阳城半步,尤其是不能让他去长安,否则休怪为娘我翻脸无情!”/p

秀儿不解,“为什么?娘亲!狄光嗣是个有主见的人,秀儿怕拦不住。”/p

黑纱女子坚持,“拦不住也要拦!为娘筹谋数载,武媚娘覆灭在即,眼看大仇得报,为娘绝不许任何人干扰阻挠。”/p

秀儿听见黑纱女子提及“武媚娘”,她自然知晓指的是皇后武氏,不由心中暗暗称奇。/p

几年来,娘亲从没说过认识远在长安的皇后武氏,而且听娘亲话中之意,似是还与现皇后武氏有不为人知纠葛恩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p

“娘亲,你认识武媚娘?”/p

秀儿小心翼翼地看着黑纱女子,黑纱女子眼神一紧。/p

“秀儿,做好你的事!不该问的别问!未免狄光嗣起疑,你回上官府吧!”/p

黑纱女子不愿说,秀儿不敢再问,只好转身迈步离开,可走了几步后,黑纱女子却又突然开口。/p

“秀儿,孙佳遥留着总归是个障碍,为娘替你拔掉这个威胁可好?只有如此,狄光嗣才会对你一心一意,不生二心!”/p

黑纱女子总归还是关心秀儿,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她不愿把秀儿牵扯进复仇计划,这也是秀儿为什么在狄家那么多年还是能隐藏身份的关键。/p

秀儿与


状态提示:第15章 进退维谷的秀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