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军事历史>国势>第038章 北方战争(13)
能从***安全抵达鄂木斯克的遭遇感到不可思议。当然,鉴于高尔察克过去的威望,再加上随行的英国外交官员的证明,大家相信高尔察克所说的一切。

当高尔察克说起秦时竹,说起这个人给中国带来多么巨大的变化时,他的眼神就放出光彩,说着无意,听者有心,这简直是最直截了当的宣传和鼓舞。当然,由于高尔察克的坚持和一再叮嘱,这次政权更迭并没有发生流血,只有两个社会革命党人,尼古拉.阿夫克先季耶夫和弗拉基米尔.津济诺夫被流放至国外。

鄂木斯克政变以后,原来五个执政官之一、部长会议主席沃洛戈茨基先暂时代为执政,随即用带高尔察克担任最高执政官。,沃洛戈茨基继续担任部长会议主席。在南线的原俄军中将邓尼金和在西线的原高加索方面军司令尤登尼奇都承认了高尔察克政权的最高权威。

但是,高尔察克毕竟只是一个军人,没有多少***经验。被拥戴为最高执政以后,他主要的精力依然是放在军事方面,***上却显得素手无策,无法有效实施基本的行政管理,贪污***愈演愈烈。临时政府在经济方面也困难重重,高尔察克煞费苦心想推行货币改革措施,但市民们压根就不愿意更愿意接受,高尔察克货币在市场上的信用度绝对无法与旧卢布相比,充其量比莫斯科政权的稍稍若干好些罢了。

全俄临时政府控制下的唯一工业区—乌拉尔地区的生产能力大多丧失了。由于欧洲部分的港口已被***,战乱又使西伯利亚同乌拉尔山脉以西的原料和市场相隔离,生活消费品只有在连接太平洋的铁路沿线才能买到。而现在,中国人不但已经掐断了西伯利亚铁路的东段,而且还准备对海参崴发起进攻……

对海参崴的进攻准备整整持续了近一个月,在接到中国方面正式的告警之后,英法美各国都开始了撤离活动,每天都有客船从海参崴运送侨民走人,近的安置到天津,远的安置到了上海,至于愿意去大连或者***国内,也都是允许的。中国政府说话一贯以来是算话的,英法美不敢在这个问题上忽视。

与此同时,各国在海参崴的军舰和商船也陆续撤出,以免误伤。整个海参崴,充满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而围攻的国防军,也已经准备得近乎滴水不漏,完全可以发挥出潜力来,但一纸电文,又将整个方案,近乎全部推翻重来。现在前线各部队,一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认为还有最后一线和平解决希望的机会;二是抱着必胜的信心,国防军的能力已经展露无疑,胜利就在咫尺之间;三是抱着好奇的心态,认为肯定还有后续的形式武器,这是最令人期待的结果。

6月29日,战斗警告开始拉响,因为,车站里来了一整列军列,其他没有任何意料的东西,但上面写着“极度危险”字样,历史的进程,再一次到了时间窗口,即将发生出人意表的变化……


状态提示:第038章 北方战争(13)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