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军事历史>南宋极品官少>第347章和事老

第三百四十七章 和事老

这些人不傻,听韩?的口气,韩?分明已经知道他们的事,并且心向朱奇盛。四长老方问周脸露喜色,将话接过来。

“我们没有分谁管哪件事,谁有空就安排谁去做事。一般由乔军师出主意,帮主安排人手。”

韩?明白了,心想难怪有些人会不服。谁有空就安排谁?这种方式看似公平,很容易引起矛盾。

“你们为什么不将事务细分好?比如由朱帮主负责调度监督,财务、海运、进货、出货等等这些分别由安排人管理,这样不但能提高效率,也不会有人说多话。”

乔三通摸了摸胡须,笑着说:

“忠侯不知,最开始我们也这样搞过,非但没提高什么效率,还引起更大的不和。比如进货和出货,谁都愿意管出货。我们进货有时会去海外一些地方,风险非常大。你说的财务和海运也一样,要是让人选,没人选择管海运。”

几女以为韩?的方法好,没想到人家以前就搞过。想一想的确如乔三通所言,谁愿意跑海上冒险?当然宁可待在家里卖东西。这个问题太复杂,几女想帮韩?的忙也帮不上,只好看向他。

“任务虽有轻重险安,可以制定一些规矩。”这些问题对韩?来说并不算难,在后世的工作优劣差距更大,大家还不是能相安无事。

“比如出海的人,既然是用生命去冒险,在待遇上应该多拿一分。其它活也并不轻松,比如出货的,同样要制定一些目标,将效率提起来。要是达不到定下的目标,比如货卖不出去,比往年同期下降等等,那就要认罚。管财务的也一样,每一条出入都要记清楚,要用银子的地方一点不能耽搁,这些都不轻松。你们规定好,要是干一段时间还有多话说,大家可以轮流管理这些事务。”

现在的商业虽发达,制定一些条规上还很欠缺。海王帮以前能想出分管还算好的,有不少这类商盟可能连分管都没想到,用他们这种老方法,谁有空谁就顶上。韩?的方法说出,赵丹终于可以说话了。

“这个方法不错,银行的事务也可以加上,大家各分管一样,由帮主负责调度监督,军师负责出出主意。谁管的样做得好就赏,做得差就罚。做到赏罚分明后,要是还有意见,那就轮流来管理。要是轮渡管理都还有意见?那就不是事务上的问题了。”

赵丹还算给大家面子,没将是什么问题点破。三长老郑少华是个半百老头,保养不错,看起来一点不显老,他接道:

“忠侯和公主的这个方法很好,我们可以这样做。以前大家为了不影响团结,没做到赏罚分明,细分得也不够。这次将规矩定死,要是还有怨言,那大家就轮渡分管。”

郑少华说完,又有几人表态支持,朱奇盛看了乔三通几个沉默的人一眼:

“忠侯和公主的主意很好,我同意这样做,你们看如何?”

乔三通在心里骂娘,他只有出出主意的权利?只是韩?这个方法的确太好,实在不行,大家轮流分管。要是轮流分管都还有问题?再也说不过去。没办法,乔三通将另一个计划抬出来:

“忠侯和公主这个计划我没意见,多些生意多条路,金国那边的生意我们不能放弃。帮里人多,现在也用不着我出主意了。我带些人去金国那边,建一个海王帮的分舵。以后南北各一个,这天下怎么乱我们也不怕。”

韩?有些好奇,这些人为何非要这样做?赶不走朱奇盛仍想分家?虽说那边的是分舵,真要是将人拉过去,凭他们现在的状况,一定分是第二个海王帮。像少林寺,南北各一个。毕竟是外人,他不好意思问。

“乔军师,去金国那边建分舵的事万万不可。就算别人可去建,你们也不能去。”

韩?这样忽悠,几女也有些惊奇。在游应江后面一个鹰鼻细眼的年青人问: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去金国建分舵?”

朱白川刚才介绍过这个年青人,是游应江的孙游得旺。的确有些丑,难怪朱亭看不上。

“有些事我可以给你们说,你们千万不要说出去。我去广州之前,皇上召见我和几位大臣,商量金国那边想挖我大宋商人之事。他们提的条件太好了,大家都没更好的办法。一个大臣出了个主意:他建议不要阻止这些商人过去,还可以给予这些商人一定的支持,让他们过去发展。”

乔三通聪明,猜到韩?有后话。游得旺很高兴,想也不想就说:

“这是好事啊!只是朝廷不阻止,不给支持我们也愿意。”

赵丹几女有些不解,韩?没对她们说过此事,此事很有可能是韩?编造的。韩?看了游得旺一眼,接着说:

“到时候朝廷派些人去北方传些言,说这些商人中,有我大宋派去的探子。其目的除了打探情况,还负责收买金国官兵,以为北伐做准备。海王帮才帮过朝廷,要是去那边发展,恐怕不用那些流言传过去?就会惹他们怀疑。”

许多人都呆住了,赵丹差点没忍住叫好。这个故事编得太好了,说出来可能那些大臣也不会怀疑。要是真这样做,的确能阻止很多人去金国那边做生意。

金国那边也不会放心这些人,本来他们就吵着要北伐,先让商人去收买一些官兵,以后大家来个里应外合?可能那些商人去多少就会死多少,赵丹暗自想,这事大有可为,回京可以给她父皇提出来,她们又能记上一功。

如此好的


状态提示:第347章和事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