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志才的眼里满含泪水,但仍然忍住继续说道:“如果不是主公慧眼识英才,估计现在我也只能够在乡下的私塾教书罢了,很多天赋异禀的人才都被埋没,主要原因还是知识都掌控在这些世家大族的手里,只要科举制能够实施,我们就能把知识普及到底层的老百姓!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臣一定会竭尽全力支持陛下的决定!”

一旁的庞统家学渊源却并不富裕,虽然他是司马徽的杰出弟子但是却只是世家大族的旁系子弟,一直受不到家族的重用,让他备受冷落。

他敏锐发现了科举制度的好处所在,那就是打破了世家大族的垄断,给底层的老百姓提供了向上的渠道,这样一来皇权将更加稳固,确实非常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所以他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刘辩的请求。

“既然主公心中已经有想好的办法,不知道把我们两个人叫过来想要干什么?”庞统疑惑的说道。

“虽然我已经简单的构置了一些设想,但是还需要你们两个人添砖加瓦,让我们一起把这件事情办好,做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如果想让底层的老百姓们有学上、有书读必不可少的就是教材书籍,现在还没有发明印刷术,所以大部分的文字只能靠抄写,效率低下且增加了成本。

“来人,赶快去把马钧叫过来!”刘辩忽然想到如果要制作雕版印刷术非马钧这个心灵手巧的人不可。

马钧自从和刘辩详谈之后便对传说中的马镫十分感兴趣,他正在家中仔细的钻研结构,不掉门外却传来了砰砰的敲门声,这让他十分烦躁。

但当他得知原来是皇帝陛下召见时,慌忙的连衣服也顾不得换上,就立马和传话的人一起进宫了。

“臣马钧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马钧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大礼。

“爱卿快快平身,不必如此多礼!”刘辩连忙说道。

“谢陛下。不知道陛下招臣前来有何要事?臣正在家中研究马镫之事,刚刚略有所得!”马钧还以为刘辩不满他的研究速度,才把他招过来责骂。

“这次前来当然不是这件事情,而是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关乎国家大事。众所周知,现在我们如果要拥有一些上古流传下来的书籍,只能凭人力誊写,既浪费时间又非常麻烦。但爱卿有没有想过我们可以把这些字拿出来雕刻,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组合起来,让它形成文字。然后再雕刻的模板上刷上一层油墨,用空白的纸张去复印它,这样做既省时又省力,节省了成本!不知道爱卿能不能把这个东西做出来?”刘辩一脸渴望的看向马钧,殷切的问道。

马钧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沉思了一炷香的时间之后,郑重地点了点头,高兴的说道:“陛下所说的确实是一个好办法,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对于雕刻的材质和油墨的成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估计最迟的话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但如果这样一来,我研究马镫的事情估计就要推后了。”

“那就先推后其他的事情吧,这件事情利民利国我们必须要尽快的做出来!”刘辩有些肉疼的说道。

“臣遵旨!”马钧恭恭敬敬的说道。

“如果没有其他的事情,那臣就先下去告退了!”马钧只沉溺于钻研各种机关巧物,对于朝政却是一窍不通,当然他也没有兴趣。

“好,我这就让府库给你提供各种材料,只要你想要的,他们绝对会尽最大能力的办到,如果办不到的话,你可以直接给朕说!”刘辩对活字印刷术下了足够的功夫。

“多谢陛下信赖!”马钧拱拱手便告退了。

剩下刘辩三个人在宫殿内彻夜长谈,把多方的利益全部都综合考虑在了一起,在保证改革能够顺利进行的同时,还要稳定目前的局势。

足足用了一天的时间,他们终于将举办科举商议的差不多了,决定在第二天的朝会上提出来,并且开始执行。

……

第二天朝会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今天我有一件大事想要和诸位爱卿商议,那就是开科举,开启民智!”刘辩郑重其事地说道。

底下的众人都议论纷纷,他们并不知道科举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有的人甚至脸上的表情已经变得麻木,他们觉得这件事肯定和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

“现在我朝的选人用人机制是征辟和察举制,这样做虽然可以极大程度选择一些品德高尚的人才为大汉所用,但我们却忽视了最底层老百姓们的愿望。而张角造反正是抓住了他们没有向上的流动渠道,再加上当地的贪官污吏横行,所以才造成了现在这个局面。”刘辩诚恳的说道。

“陛下不必如此,这一切都是先帝造成的,和陛下没有多大的关系。”众人纷纷安慰刘辩。

“所以我痛定思痛之后,决定在原先察举制和征辟制的基础上再增加科举制度。科举制顾名思义就是让天下的莘莘学子参加考试,然后按照他们的名次来分配给他们官职。之后再根据他平日里的表现来判定他的才德,如果人品低劣将会撤销他们的官职,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保证最大限度的公平公正。”刘辩激情澎湃的发表了自己的演讲。

大殿内的众臣却纷纷炸开了锅,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是世家大族的代表,刘辩为了平衡其他各方的权利让他们入朝当官。


状态提示:246 兴科举--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