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辩下达命令之后,朝廷这个巨型机器就开始运转起来,各项指令有条不紊地下达着,荀彧也在为出征的大军准备着粮草、武器装备、器械等军用物资。

当然作为皇帝的刘协,在刘辩的示意下也向天下发出了一封征讨士燮的檄文,做好了前期的舆lùn_gōng势。

这次出征,刘辩带上了银枪效节都、白毦兵、天权军,仅仅只有四万人马,但再加上驻扎在交州的五大营,那可就有九万人了。

当然也带上了贾诩、荀彧等人,随军出谋划策。

建安二年三月初八,刘辩又踏上了征途,老百姓们都自发前来向他送行。

坐在皇宫之中的刘协,也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这段时间他一直兢兢业业的处理政务,但所有的权力都交给了刘辩,只求刘辩能看在兄弟的份上饶他一命。现在看来他终于熬过这一劫了,只要他能一直隐忍,就不信熬不过这些权臣。

……

交州刺史刘晔在接到命令后,不敢有丝毫的迟疑,立马行动了起来,五大营的军队也在交州迅速集结。

士燮自然也是得到了的消息,内心十分惶恐,大前年扬州军的进攻他们都挡不住,更不要说现在扬州已经夺取了半个荆州,半个交州,实力已经远在他之上。于是便赶忙联系荆州牧刘表,请求他的支援。

刘表当然懂得唇亡齿寒这个道理,但他也刚刚占领南阳郡和武陵郡,目前这两个郡还没有安抚下来,他也只能假装将主地移动到荆州南部,但却不敢有丝毫实际行动。

因为他知道刘辩已经把四大军团一十二万人安排到了荆州四郡,就是明显在提防着他。刘表也已经被刘辩打怕了,早已经没有了之前争夺天下的雄心壮志,现在他只想着好好的守住自己的地盘,安享晚年。

所以归根到底,能拯救士燮的,也只有他自己。

……

经过十几天行军,刘辩终于再次来到了番禺城。现在的番禺城面貌可以说是焕然一新,作为朝廷军在交州唯一的治所,刘晔可是花了很大的心思来改变的。皇天不负有心人,番禺城比三年前,简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交州的老百姓也逐渐依附在了朝廷的统治之下。

刘辩对刘晔的内政十分满意,连连称赞叹治理有道。刘晔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也得到了众人的肯定,心里自然是十分开心,毕竟他在这里呆了三年之久,心里也多少会有一点怨气的,现在这些怨气也随着众人的赞扬而抛之云散,越发的对刘辩忠心耿耿起来。

士燮也在苍梧郡集结了五万兵马,誓要和朝廷军决一死战,大战一触即发。

这次士武和黄有主动向士燮请战,想要一雪前耻。黄有也是士燮的弟弟,颇有一些文韬武略,这次过来是因为听说朝廷兵马有勇有谋,让交州损兵折将,便十分不服气,便要和扬州分个高低。

士燮早已经被扬州军打击的信心全无,听了两位弟弟的请战要求之后立马拒绝了,再加上谋士程秉、许靖等人也对此事极力劝阻,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相比而言,朝廷军这次可谓是信心十足,在刘辩带领他们各处征战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刘辩已经成了众人的信仰。

“回禀扬王,我军距高要城只剩二十里!”

“传令各部兵马小心警戒,今晚在城下安营扎寨!”

“喏!”

可惜由于郭嘉要处理荆州的事情,这次没有过来,不然的话他一定对这里印象深刻。上次就是许靖在高要城让郭嘉吃了个大亏,要不然或许今天整个交州早都已经属于刘辨的了。

现如今的高要城已经不是军事重地,士燮把五万大军全部都集中在了苍梧郡的郡治广信城,高要城也仅仅留下了两千人马用于警戒。

“或许我军鼓噪而上,便可一击破敌,今天晚上能在高要城里过夜。”贾诩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甘当刘辩的头号走狗。

“虽然我军人多势众,但是要在有准备的情况下,拿下高要成也不是简单的事情啊!”刘辩对于直接攻城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臣到觉得文和所言极是,我军远道而来,敌军一定认为我们会在城下休息,而不直接攻城,但如果我们出其不意,说不定会收到奇效。”没想到一旁做事极为稳重的荀彧也赞同了贾诩的观点。

这下刘辩可要认真考虑了,他只是一个穿越人士而不是一个军事天才,他所取得的成功基本上都是处于料敌机先的状态,一旦失去了先知先觉,那他和一个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

“好,那就依各位所言,传令白毦兵先行出发,今天下午之前一定要攻破高要城!”

“喏!”

曲阿小将曹顺在听到了自己充当先锋的事情后十分高兴,自从平定江夏以来,白毦兵还没有上过战场呢,现在终于有这个机会,于是他招集三军,迅速赶往高要城。

高要城如今的守将早已经不是许靖了,而是一个无名小卒——王广,他自幼丧父丧母,颠沛流离到这里,凭着一身过硬的本事,才成了校尉,妥妥的主角光环。

王广在城墙上巡逻着,他感觉今天应该没有什么事情发生,毕竟朝廷军还远在番禺城,就算今天赶过来的话也只能在城下安营扎寨,所以明天可得要加强防备,千万不能大意失荆州(我们的主人公王广一脸懵逼不知道什么是大意失荆州)。

“你们今天要好好值守,小心敌军来袭!”王广在城墙


状态提示:155 出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