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军事历史>三国求生手册>第418章杨恪与张白骑
来了,你先叫他进来,另一拨先让他等等。对了,要好生招待着,不得怠慢。”

“诺!”

不一会儿,几个行色匆匆的使者被带到堂内,为首一人拜见道:“小人见过杨校尉,此处有我家将军的信,还请校尉过目。”

杨恪的父亲杨凤曾被朝廷拜为黑山校尉,故而大家也多用校尉来尊称杨恪。

杨恪接过信一看,上边略略讲了常山兵进逼黑山之事,希望杨恪看在当初约定的份上,带人救援。

这一下,总算是实锤了张燕战败之事,杨恪皱眉问道:“常山兵是什么时候攻打虎尾山的?”

信使答道:“大约一个月前。”

杨恪道:“那青蝤身死,杜长被俘之事,可是有的?”好

虽然张燕的信中对于具体细节略过不提,然那信使也知此事传得沸沸扬扬,瞒不住杨恪,便老老实实答道:“是有此事。”

杨恪闻言悖然大怒道:“既然事情如此严重,为何不早知会我?!”

其实的确如张晟所料,吃了大亏的张燕原本并不愿意声张,准备自己把此事给料理了,减轻影响。

不料虎尾山久久不能拿下,上艾与赞皇方向又先后遭到袭击,让张燕再也忍受不住,派人分别往张坦、杨恪方向求援。

信使却也不清楚张燕的想法,只是抖抖瑟瑟地答道:“这……这……小人也不知,小人只是奉命前来。”

杨恪冷哼一声,说道:“此事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那信使还待再言,却看杨恪神情严肃,只得把话憋了回去。

待信使走后,杨恪叹道:“还是白骑有先见之明,果然张燕吃了大亏!”

张晟道:“若不是情况危殆,怕是张燕还未必会派人来告知吧?”

杨恪道:“此话在理,我当立刻带人前去。”

张晟好心提醒道:“哦?那什么你父亲的旧友就不见了?”

杨恪一拍脑袋道:“哎!我差些忘了,却不知道是我阿父的哪个朋友。”

当仆从把人请来之后,杨恪却觉得十分面生,不记得曾经见过。

来者为首的二人都是年约四旬上下,一人身材壮大面相憨厚,另一人却身形瘦小顶着个酒糟鼻。

来人道:“故人汲陌、晏姜见过黑山校尉!”

杨恪道:“二位说是吾父故人,我却看你们面生得很,一时没想起来,不知是哪个山头的朋友?”

身形瘦小的汲陌答道:“我二人都是小人物,校尉不记得也是正常,不过我家主上如今领建义中郎将,昔日曾号平汉将军,不知校尉还记得否?”

杨恪闻言大惊失色,就连张晟也是微微动容,这建义中郎将的名号倒是并不知名,可在黑山军中,谁人不知晓平汉将军陶升?

那可是成功洗白,投靠了袁绍得封大官的狠人啊!

杨恪道:“噢?原来是陶升的人!我与陶升向来没什么交往,不知他派你们来做什么?”

汲陌笑道:“我家将军是念在杨校尉父子曾弃暗投明归附朝廷的份上,前来给校尉指点一条明路。”

杨恪道:“哦?不知有什么见教,但言无妨。”

汲陌道:“在下不擅言辞,此处有书信一封,校尉看过便知。”

当下奉上一卷书信,杨恪打开一看,信中道张燕轻启衅端罪无可赦,常山相颜良亲领大军几路齐进,欲要一举殄灭张燕,希望杨恪慎重行事,莫要牵涉其中,日后也好相见云云。

杨恪看了信后却有些不以为然,心想就算颜良再能打,想要灭了张燕却又谈何容易。

不过杨恪一想此人既然奉了陶升之命前来游说,必然知晓常山兵进山的情况,便问了二人一些问题。

汲陌与晏姜二人也不隐瞒,挑些他们知道的一些情况如实答了,比如虎尾山、上艾、赞皇三路齐进,分别获得了什么战果之类,但具体的一些方略和细节,他二人也并不知晓,也就无从答起。

问了些话后,杨恪示意他二人暂且住下,待他考虑考虑后再行答复。

汲陌在告退之时向杨恪说道:“我家将军有一言告知校尉,其如今领朝廷所赐银印青绶,手下协理数万之众,门楣显要,家乡父老无不称赞。既然我家将军能做到,而校尉自然也可走这条路,一切但凭校尉抉择。”

杨恪道:“慢着,此话是陶平汉的意思,还是颜常山的意思?”

汲陌笑道:“既是陶将军的意思,更是颜府君的意思。”

待汲陌走后,一直没插话的张晟笑道:“恭喜杨兄,这颜常山分明是来示好拉拢你啊!”

杨恪道:“噢?白骑的意思,我当接受颜常山的好意?”

张晟道:“接不接受在于杨兄,然看重不看重,却在他人啊!眼下常山与张燕交斗不休,却能遣人结好,足见你在颜良与陶升心中的分量,又拿陶升之例游说,岂不是看重于你?”

杨恪闻言也面带笑意,说道:“我有何名声,他们只是看在先父的面子上罢了。”

张晟道:“那杨兄可是心里已有计较?”

杨恪道:“哎!我也是难以决断啊!我与张燕曾有约定,见死不救恐为人诟病!想来想去,还是得去一趟,能拉一把是一把,至于要不要与常山人交战,就视情况而定吧!”

张晟拱手道:“杨兄仁义,小弟佩服!那我便先回河内静候杨兄佳音!”

既然有了决定,杨恪也不拖延,当下便收拾人马,点了五千新编练的兵马沿着太行山、大号山、隆


状态提示:第418章杨恪与张白骑--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