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军事历史>重生之定三国>第569章人心惶惶 致敌穷途
处传播,加之前些时日的流言蜚语,必会有意志不坚或是对陛下心怀不愤之徒倒戈相向黄逍,其余百姓难辨是灵域HTtp://92KS/10234/非,亦有可能被鼓动起来,诚如此,则我江东必自内乱。外患未除之时,万一再起内乱,恐局势必危!”

“子敬之言正合亮意!”诸葛亮沉声说道,“陛下,万不可轻忽此檄文,众口铄金啊!”

“恩!”沉吟片刻后,孙权点头认可了鲁肃的分析,随即面色大忧的说道,“但究竟该当如何应对呢?目前檄文能传到我建业,想必也以传播于丹阳、乃至吴郡等地,我等建业又能做什么呢?”

“当前要紧就是要谨防此檄文流入九江、庐陵、豫章诸郡,以军队的力量制止檄文的传播,同时可使人著批驳之文,广为散布……如此可将负面影响降至低!”鲁肃迅速提出了应对之策。

“恩,此一事,就全交于子敬……”

“报……”殿外,又是一声急报之声传来,声音中,满是焦急不安之音,打断了孙权的话。但是,却无人感到唐突,即便是孙权此刻,面上也没有了先前的不愉之色,闻声,君臣只感觉阵阵的揪心,浓烈的不安,弥漫朝堂之上。

莫非,如今的江南之秋,当真是多事之秋?

“进来!”强自按捺住心头闪现出的不安,孙权清了清嗓子,沉声说道。

随着孙权的声音落下,不多时,一名将军急步走上朝堂中,撩战袍单膝跪地,大声禀报道,“启禀陛下,末将接到探马来报,称黄逍已于两日前攻克芜湖!现正亲率大军七万,兵渡秦淮河,直奔我建业杀来,如今,距建业已不足六十里!”

“什么?!”朝堂之上,顿时因来人之言掀起了一股哄然***,绝望的神色,迅速的爬满一众文臣的脸上。

没有人怀疑来人之言有假,这人一进朝堂,文武官员已经认出,来人正是负责建业安全的镇北大将军、建业令太史慈!

一时间,朝堂之上,阴云密布,人心惶惶。

屋漏偏逢连夜雨!各地的谣言尚未平息,天国七万大军再度进袭的消息又传了过来!芜湖失陷,这……所有的人,此刻都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芜湖与庐江不同,同曲阿一起,乃是建业东西两个方向近的水面屏障,一旦失陷,天国大军完全可以以庐江为后备,源源不断的通过芜湖进入吴国腹地,一日的急行军,便可直达建业!

而且,芜湖失陷,就说明中路的水军怕是已覆灭,再加之东线黄祖水军的覆灭,如今,水军势力,吴国已再不复半分的优势,甚至,落了十成的下风,现如今,只有曲阿的水军,还未曾遭难,但是,单凭这一枝水军,还能有什么作为吗?敌军七万,马上兵临城下了!

救兵?哪一处来得及?无论是撤走了任何一路,天***必然会尾随而至,到时,也不过是饮鸩止渴罢了。这还不算时间上能否来得及。

要命的,是现军心不齐,民心生变,指望如今的建业,来抵抗黄逍大军?

“诸公,天***将至,该如何退敌?”孙权沉声向殿中群臣询问道。只这一会儿的光景,孙权眼中布满血丝,神态显得有些疲颓。

“陛下,敌势过大,不可以力抗之……”张昭出列说道:“以昭之见,不如遣使前往天***中,求见黄逍,许以厚利,暂与黄逍言一时之和。”

“言和?”孙翊略带讽意地说道:“子布大人以为黄逍老贼此次出兵仅仅是为了什么‘厚利’么?明眼人一眼便可看出,黄逍意亡我孙家,他安肯言和?与天***战至今日,早成不死不休之局,不战即亡,除此别无他路!”

“……”张昭一时面红耳赤,含羞退下。

“叔弼将军所言甚是!”太史慈出列,奋然说道:“大将军临行之时,叮嘱末将保护建业之安危,如今,黄逍携兵而至,末将责无旁贷!此战于我军而言,不战即亡。末将愿为陛下抗天***于城外,恳请陛下应允。”

“子敬,朕城中还有多少兵马可以调动?”孙权抬起头来,没有直接回答太史慈的请命,沉声向鲁肃问道。

“回陛下,城中尚有带甲精兵两万,粮草足以维持半年之用,箭枝尚还充足!”鲁肃言道。

“好!”投降?怎么可能?投降了,或者别人还有活路,但是,他孙权必死无疑!孙权将桌案一拍,决然说道,“就以子义将军为都督,领军与黄逍老贼死战到底!”其他将军都四下阻敌的情况下,太史慈便是出任都督地唯一人选了。

“兄长,为解眼前之困,惟有加紧征募兵员!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孙翊沉声劝荐道。

“不可!”诸葛亮举步出列,并不赞同孙翊的提议,轻摇着扇子,道:“如今建业民心受谣言所害尚不不稳固,内部暗流涌动,若再不顾百姓意愿,胡乱征募兵员,只会加激起民变!如今情势之下,若再有民变发生,局势将无法控制!”

“陛下!孔明所言甚是,黄逍必有大量细作潜入我吴国,一旦稍有异动,这些细作必会煽风点火,挑惹民变。”鲁肃附和诸葛亮的话说道。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诸葛大人,你倒是想出办法一解眼前的燃眉之急!”孙翊面色一沉,不豫地说道。

“以亮之见,而今欲求兵员,可行之法也只有两策……”诸葛亮沉吟了片刻说道。

“孔明先生请明言!”孙权精神一振,急声询问道。

“其一,向诸宗族大户借


状态提示:第569章人心惶惶 致敌穷途--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