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实家这几年日子好过了,得益最多的就是王富媳妇,无他,为子嗣罢了。王富已有了两个女儿,王贵媳妇还不晓得在哪里,家里只好盼着王富媳妇了。

前两年王富媳妇在一家人的期盼中怀孕了地。一家人从自己嘴里省下供着她。十月后,一白胖胖的女娃落地了。不说别人,王富媳妇自己呕得半死。

王贵自己订的媳妇标准是勤快孝顺,王家对二媳妇的标准的就是能生养。这两样何花儿都有了。唯一不足的是有拖油瓶双亲。

“人家一个姑娘家都养活得了父母,我还养不活不了?到时侯不过是略帮着些罢了。”王贵是打定主意要这个媳妇的,任何问题都不是问题。

王老实家这边商量好了,赶紧找了媒人上门。

何家这边激动万分,好些年都没媒人上门了啊,两老的都以为姑娘要在家一辈子了。何父都没听清是给谁家提,半撑着身体就答应下来,何母也是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何花儿倒还平静。请媒人院里坐了,又倒了水出来,才慢慢问起来。

花媒婆十里八乡的做了几十年媒,头一回见着姑娘家自己打听的。细想一下何家的情况,也是,难为人家姑娘自己操心自己的亲事了。

花媒婆喝了口水才慢条斯理得说起来:“这家人你们也熟,就是村里的王老实家,他家相中你们家花了,想说给他家老二王贵。”

“可是买了那片花田的王家?”何母缓过气来了,指了院子外的一块花田。

“就是那家。王老实家种花的时候,常到你家喝水歇脚,一来二去的,就看中你家花儿了。”

都是村里出名的“困难户”,何家也是知道王家的。本来都是一样的穷,可是人家人多,都能干活,几年下来,比自家好多了。王贵他们也是见过的,王贵经常过来伺候花,看着是个精神的年轻人,伺候起花来也勤快。何家父母心里都点了头。

“那,我是要带着爹娘的,他家可知道?”何花儿问道。

“知道的,这十里八乡的,谁不知道你这个条件。”花媒婆白了何花儿一眼,姑娘是好姑娘,就是给当媒婆的人出了难题。“王家愿意养着你爹娘,只是不能一起过去。”

“那不过去,怎么养呢?”何花儿当下就想送客了,何母赶紧拦住。

““你个姑娘家,急什么,我话还没说完呢!人家屋子也不宽,哪有空的给你爹娘?王家愿意给你爹娘养老,只是不住到一起。都在一个村里,过来一趟不过半顿饭的时间,跟住一起也不差什么。”

何花儿想了想,若是他家愿意养爹娘,住自己家里,确实比让爹娘跟着一起过去的好,至少不用看人脸色。

“他家还说了,可以出钱帮你家把房子翻新下。你们两个过来干活,人家也不拦着。”

何花儿脸色好看了,何家爹娘也满意。

花媒婆接着说:“只是这聘礼就要少些了。”

何母赶紧说:“无防无防,我们也不要多,有那意思就行。”

花媒婆又来回两趟,两家的亲事就定下来了。

何花儿还让花媒婆找了见证,专门写下文书,意思就是王贵得生养死葬岳父母,待何家两老走后,何家的房子田地,就是王贵小两口的了。

花媒婆忍不住戳了何花儿的额头,这姑娘也太小心了。最后还是帮着找了里正写了文书,双方签字画押不得反悔!

罗兰听完倒是佩服这位何花儿姑娘。好柔弱的名字,却是坚韧的性格。

“我觉得这两位都是不错的,心眼好又实在勤快,以后日子肯定好过。”罗兰说。

“可不是!”钱嫂子也说。

罗兰又打听钱嫂子送了多少礼后就回家了,她也得赶紧把礼给人送去。

罗兰比着钱嫂子的礼加厚了五成。钱嫂子送的是和村里人送的差不多的数。王老实给罗兰种了四年的田,虽说给了工钱,可是总比别人亲近些。罗兰又佩服何花儿人品,故多送了些。

罗兰拿着往外增,三娃和木头也拿了一卷纸出门。

罗兰笑着问:“两位书生,这又是给哪家送去啊?”

三娃和木头都乖乖叫人,说:“这是给王贵哥哥写的喜字和喜联,刚凉干,这就给他们送去。”

“正好,我也去王家送礼。”罗兰说着,顺手帮他们拿了喜字和喜联。

到王老实家的时候,不大的院子里都是人。村里就是这样,一家办事,全村有空的人都来帮忙。因为是一个村的,两家都不富裕,何家就不请客了,都合到王家一起办了。村里人多是善良的,知道两家情况,都没说什么。即使有一两个说些阴阳怪气的,也没人附和。

看到罗兰来了,王老实家的赶紧迎出来,罗兰给了礼,又说了几句吉祥话儿。王老实家的乐呵呵的接了,嘴里说着:“谢谢谢谢,同喜同喜。”

三娃和木头也把喜字给了王老实家的。交待清楚了,王家是哪些,何家是哪些,哪幅贴哪。王老实家的认真记下了就要给钱。

木头摆摆手:“王贵哥哥的喜事,我们帮着写几个字哪能收钱啊。王婶婶收着就是。”三娃在一旁笑眯眯点头。

王老实家的硬要给,木头和三娃说什么也不收,三人推辞半天,罗兰说:“老实嫂子,你给他们个红包就是。”最后木头和三娃各得了一个红包,里头包了一文钱。

罗兰见帮不上什么忙,就带了木头和三娃回去了。王老实家的叮嘱明天早些来吃喜酒。


状态提示:17.第十七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