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言情总裁>残阳帝国>750 天衣无缝的计划

日军的迅速逃跑,增加了谢尔曼的射击难度。连长决定停止炮击,而是加快速度靠近目标。装填手钻出炮塔,站在车后,使用12.7毫米机枪,远距离扫射落在后方的敌人输送车。在1公里距离上,泼洒出去的子弹,仍然可以确保击穿敌人薄弱的输送车侧面5毫米厚的装甲。实际上在比较近的距离上,这挺机枪甚至可以击穿日军轻型坦克的侧面和后面装甲。

敌人望风而逃,已经顾不上后面这些机械化步兵了,实际上这些机械化步兵才是第三旅团的宝贝,失去这些车辆,日军就不再有实践机械化战争的种子部队,他们距离褚亭长军队的作战能力,还差那么一点儿实践基础没有捅破。

赵小力的坦克摧毁不少装甲车辆,但是渐渐被日军甩下。在前线的运输路线上,201师运输团的黄天仰团长正率领他的汽车部队,准备拦截敌军。

黄团长的运输车队远远看到几公里外日军坦克正在向南逃窜,可能要冲破交叉点。没有人告诉他一团乱的局面,也没人指望他能阻击敌人,他只偶然出现在了这里,发现自己进入了战场。如果车队停下,敌人将从前方路口通过,自己不会造成损失。不过,黄团长是个脑筋清奇的人,喜欢出人意表的行动。

他一直在监听己方通讯,他意识到敌人后面有追兵,此刻拦截住他们才是最佳选择。他下令加速前进,抢在日军前面通过路口。他知道日军行驶的公路有起伏,射界受限制,即使看到卡车也很难击中行进中的卡车。他要和敌人坦克飙一飙速度。

车队以接近100公里的时速,迅速抢到路口,团长首车就停在路口,后面车辆赶到,横七竖八停的到处都是。一时间大约60辆卡车聚在路口,形成了层层叠叠的障碍。

运输团也不管车上物资了,团长率领汽车兵撤退逃附近村落,伺机阻击。他们前脚刚走,日军坦克就到了。

黄天仰是马来亚华侨,家产被日本人没收后,全家逃到加尔各答,至此黄家大公子,决心要投军杀敌,指定要到第5军。

自1937年起,黄家不断捐钱捐物,而且在南洋难民里有相当威信。所以重庆希望褚亭长给黄公子安排一个体面的,没有危险的职位。既然南洋机工伺机较多,黄天仰还上过美**校,褚亭长就给了他一个上校团长的职务,带领201师运输团搞运输。

他才没有一般中国人脑子里精打细算那根筋,为了杀敌,完全不惜代价,当然他也没有什么军法概念,他们家捐给国家的汽车就超过一千辆,才不在相信损失这区区几十辆车,会上军事法庭。

津岛好不容易甩掉了敌人坦克,眼看距离己方阵地近了,不料越过最后一道坡,才发现前面乱糟糟的卡车拦住去路,简直是给他添堵。坦克部队不由分说冲下山坡,企图撞开一条通道。

但是15吨坦克连同下坡的惯性,撞开一辆卡车后就不再有多余的动力,继续推开其他卡车了。毕竟这种坦克在低转速情况下,只能输出可怜的150马力的动力。

一旦速度下来,这种坦克其实并不具备碾压一切的威力。更糟的情况是,勉强的推进,造成了装载了武器零件,重心较高的卡车侧翻,一下子成为了彻头彻尾的路障。

日本坦克手狂躁起来,开始向一些拦路车辆射击,引发了大火。坦克决定绕开这堆燃烧的路障。于是把他们的联队长津岛给丢下了。

这个交叉点,给了日军致命的阻碍。黄团长用高昂的代价(车辆+物资),拖住了敌人大约3分钟。这件事功过如何,还要待事后褚亭长的平判。

躲在村庄里的黄团长,截听到了上级给坦克部队的指令,指出敌人指挥车的识别特征。这原本不是给汽车兵的指令,但是他觉得自己报仇的时候到了,他的叔公一年前进了新加坡的日本宪兵队,从此没有回来。

他带着一个排的步兵(搭载运输团车辆从野战医院返回前线的士兵),借着巨大的烟雾和敌人的混乱,偷偷摸上去。这支部队只有两支巴祖卡火箭筒,而且士兵们里没人会用这些玩意儿。

仓皇赶到的日军一式输送车,纷纷陷在而来坦克离开后,留下的稀烂坑挖的沟壑里。这种车辆也是空具其形,使用的柴油动力纸面上强于德军sdkz251装甲车,但是无论在越障还是公路时速上,都不如前者。这会儿正乱作一团,恨不得让车上士兵下来推。

黄团长的步兵排悄悄靠近到50米外,发现烟雾太大,还是看不清目标,于是又借助起伏地形靠近了十几米,近到可以听到日本人骂街。

要从烟雾中分辨出,带着电台的指挥车,也并不容易。但是津岛站在车上大喊大叫,引起了黄团长的注意。津岛义满是这支部队里少数领取了南方作战服的高级军官,军服内衬衣的大白尖领子,格外的显眼,尤其他手上还拿着报话机大声喊叫,基本暴露了身份。其实他的嗓门,已经比破烂的电台管用,烟雾周围的日本车长都能直接听见他的指令。

中国士兵正在查看说明书,研究如何连接火箭筒的导线和电池。黄团长等不及了,在他眼中,这个日本军官,就是放狼狗咬死叔公的仇人。他一个人摸上去,从25米外,扔出了一颗*。他知道要得手难度不小,但是叔公在天之灵会保佑。

津岛正在电台里呼叫全体不要乱。咣当一声,*正掉在他脚边上。对于二战流行的乘员舱敞开式的输送车,*始终是现实的威胁,


状态提示:750 天衣无缝的计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