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言情总裁>残阳帝国>680 战列舰大混战

由于日军大舰队出现在东海岸,导致通往澳洲的运输线被切断,按美军标准组建20个澳大利亚陆军师的计划被迫停止,好在已经囤积了大量武器,以及仍然可以通过新西兰到悉尼的空中航线,补充一些轻武器。十几万澳军正在迅速武装起来。

即将到来的一战,是日军第一次真正入侵一个白人国家,这是日本陆军需要面对的问题,不会再有大量的带路党出现,也不会有夹道欢迎的人群。山下奉文虐待战俘的恶名在外,所有的盟军将领都会将投降视作自杀。

为了这次战役所必须的10个师团军队,大本营抽走了原来划归其他战场的军队,在中国境内的攻势也减弱不少。这才拼凑出南方军以下最大的一个攻击集团——澳洲方面军。这个方面军下辖28和29两个军,他们将要面对,人数略多于自己,但是重武器短缺,士气不算高的美澳联军,而且必须在短时间内将其击败,否则以澳洲的人口基数,可以在一年内动员起超过100万的陆军。

大鹰号在几艘驱逐舰伴随下,仍然在海洋上飘荡。与澳洲东海岸保持600公里距离。这个距离显然是为了安全而保持的,澳军装备最多的飓风战斗机,只是一种适合欧洲的航程较短的战斗机,很难深入海洋。

舰上的成员中流传着一种说法,之所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是为了回避战斗,据说一位舰上有一位重要乘客,这个人是山本司令官极力要保护的人,此人是陆军的眼中钉,一旦离开军舰,就会被宪兵逮捕并送往本土。

可以佐证以上说法的是,大鹰号离开莫尔兹比时,将一部分战斗机转移到了威尔士王子岛上的机场,另外对几架*攻击机进行了改装,这种飞机通常不需要加装了副油箱,但是其中几架被拆掉了*挂架,加装了油箱。而这些飞机,始终有一架停在起飞区内,几名机组人员24小时值班待命,但是这些人里并不包括通常三人机组中的机枪手,只有飞行员和领航员。可见这些飞机是为了必要时,带着某人起飞保命。

每到傍晚时分,甲板上的值班人员,就可以看到一个略有些佝偻的身影在甲板后方散步,有时候有几名军官陪同着。这个人穿着海军制服,但是很明显并不是军人。

扶桑和山城号战列舰远在500公里外,正准备对布里斯班杀一个回马枪。用速度较慢的旧型号战列舰袭击美战列舰,是山本的既定计划。几天前用龙骧号袭击布里斯班只是一次诱敌。山本猜测,美军战舰会从悉尼,北上支援,于是安排了这次回马枪。

山本掌握的大致情报是,珍珠港被击沉的美军战列舰,至少有四艘已经被修复,目前和一群巡洋舰一起,游弋在悉尼至塔斯马尼亚岛之间的海域。这些舰船没有航母保护,需要靠澳洲陆基飞机保护,所以无法离开太远。但是麦克阿瑟已经判定了登陆场,所以他的陆军飞机在东海岸并不多,其主力都在约克角附近的机场。

此刻,美军主力的三艘约克城级航母可能在所罗门群岛至新喀里多尼亚或者新西兰之间的任何地方,可能在等待一艘从大西洋赶来的支援航母,德国间谍发现了突击者号航母,一星期前从巴拿马运河通过,显然会加入舰队。所以他的策略就是先攻击澳洲的美国舰队,然后诱使其航母出现,然后一举将这些阻碍他控制太平洋的最后障碍消灭掉。

至于扶桑和山城是否能抵挡敌人战列舰,他并不担心,因为他有两艘载着樱花反舰*的袭击舰伴随着它们。

夜里9点,几艘日本巡洋舰,悄悄靠近布里斯班外海,没有起飞水上飞机观测,直接对港口实施了攻击。攻击后,这支舰队立即后退返回主力舰队,避免被黎明时分起飞的敌人侦察机找到。

毫无章法的炮击,没有打中任何军事目标,事实上全部击中城市。正在布里斯班以南沿海航行的美海军南下舰队立即判断,日本巡洋舰队就在附近,这当然很容易通过敌人火炮射程推算出其大致范围。

由宾夕法尼亚号与马里兰号战舰为主力的北上舰队准备趁着夜色前进,希望能撞见企图打了就溜的日本分舰队,通常来说执行这种任务的舰队由一些老旧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一旦逮住,就能狠狠削一顿。给澳洲人民壮壮胆。

美军指挥官沃金少将判断,敌人舰队至多只会有一艘小型航母护航,而他却背靠海岸,随时可以得到大约50架飓风或者水牛战斗机的掩护(美军淘汰后移交给了澳大利亚)

他保持静默,留心收听导航站发出的战报,没有发现布里斯班附近发现敌人战斗机的报告,虽然有时候很难分清炮击还是空袭,但是目前澳洲海岸已经部署了雷达,应该可以确定有敌人机群通过。

这些信息坚定了美军北上的决心,田纳西号被击沉的细节虽然被海军情报部门部分掌握,技术部门也已经开始研究,遥控火箭武器的可能性,甚至请出了爱因斯坦参加谈论,但是还没有在内部通报这一情况。

黎明时分,美舰队发现海面上的烟雾,推算一支日本舰队正迎向自己,敌人也应该看到己方烟雾。但是敌人似乎并没有掉头逃走的意思。

早上7点30。一架飓风战斗机,奋力向远海航行,几乎在航程半径极限上,发现了日本舰队。飞行员在几十公里外轻松识别出两艘日本战列舰正在通过,这得益于扶桑号高大且丑陋的舰桥实在让人过目难忘,但是他无法识别出紧跟其


状态提示:680 战列舰大混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