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韵奋笔疾书拼命签名的时候,白河编辑跑去厨房煮了热水,倒了热茶。

等茶稍微冷一点,沈韵匆匆道谢,喝了一大口茶,继续撸起袖子拼命的签名。

白河编辑则在一旁整理周一要交给校对的采访稿。

白河编辑的专栏每个月的采访对象都是言音老师,这个月采访不到言音老师,那就只好自己现编。

在编造虚假对话的时候,白河编辑不断参考之前的沟通内容,防止出现人物ooc现象。

沈韵签完名后,看了一眼白河编辑捏造的访谈内容。

看到里面那仿佛是自己亲口说出来的内容时,忍不住感叹:“现在编辑都要会写小说了吗?”

白河编辑甩了甩手腕,叹气:“现在编辑不仅仅要会编访谈内容,还有会写小说呢。”

“诶?”听到这话,沈韵都不知道白河编辑是在开玩笑还是来真的,“以作者身份出道的编辑吗?”

白河编辑想到业内最近的话题,忍不住回答:“不,最近不是有很多的网络轻小说络上的轻小说很多内容都需要重新修改,有的需要大改,但是作者之前说的好好的,我会改的,结果到了最后却说‘我不知道怎么改了’然后放弃不管了。但是工期都排了,宣传都做了,不发售怎么行?那就只能编辑自己上了。”

沈韵觉得自己好像听说过这件事情。

“这事情不是几年前就有了吗?”

当时她都听白河编辑抱怨过一次了。

白河编辑继续说道:“不,现在劣质的轻小说太多了,但是出版社是有业务需求的,编辑的日子也不好过。”

“我一直以为就是看看错别字什么的……”沈韵有点心虚,“还要改稿子吗?”

白河编辑面无表情地说道:“不,听说有的编辑几乎自己重写了半本书。”

沈韵听了之后,沉默了好一会儿。

随后才问道:“那钱怎么分?”

白河编辑说道:“本来出版社买下来的时候就没花多少钱,稿费和作者一结,卖多卖少都是自己的事情了。”

沈韵听了这话,觉得和自己的情况不太一样:“诶,不是按销售比例提成的吗?”

白河编辑继续说道:“不,有些网络上轻小说,能够发售实体书作者就已经够开心了,之前在网络上写可是一分钱都拿不到的哦?所以能够卖出去就很好了。但是编辑就算重写了半本书,出版社也不会多给一分钱的。”

“哈啊?”沈韵完全没想到居然还有这么黑心的出版社,“这样子不是亏大了吗?”

白河编辑听了这话,继续给沈韵解释道:“不是哦,因为这本书是编辑自己要签的,那么书的质量和销售数量,直接关系到编辑本人的工资和名声。如果一个编辑老是出一些根本卖不出,他自己也会被出版社辞退。”

说到这里,根本不用担心被辞退风险的白河编辑也有些怅然若失:“为了不被辞退,编辑改半本书这种事情也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我刚入行的时候,根本不会有这种事情啊。”

听了这话,沈韵觉得也很不可思议。

“业内的形势已经严峻到了这种程度吗?”

白河编辑觉得站在金字塔顶端的沈韵,不必担心这些问题。

她每年光是交得税收就足够养活几十个作家了。

不过既然金字塔顶端的贵族想要知道民间疾苦,那么白河编辑就继续说了些业内的话题。

“不,怎么说呢,能够被编辑认可为出版的作品,一定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文笔太差了。但是文笔这种东西啊……”

白河编辑没有继续说下去,沈韵也没继续说下去。

然后,白河编辑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了一本《夜窗鬼录》的第五卷《苍玄宫杀人事件》,将这本轻小说递给了沈韵。

“言音老师,这是鞍隈老师拜托我一定要交给您的作品。”

沈韵看到这本书的时候,颇感惊讶:“这本书不是后天才贩售吗?”

听到这话,白河编辑就知道这本书送对了。

(看样子言音老师确实是很喜欢《夜窗鬼录》这部作品啊。)

(虽然我不太喜欢这种会死很多人的推理奇幻小说……)

不过排除个人喜好的因素,白河编辑也确实是能理解《夜窗鬼录》拥有一群粉丝的原因。

这种书注定不会大卖特卖,但是一定会有相当狂热的粉丝。

言音老师的推荐只是让狂热粉丝之外的人,知道了还有这么一本书。

这个推荐可以吸引到更多喜欢此类作品的读者来买书。

沈韵向白河编辑道了谢,双手接过了书。

两个人又聊了一会儿不景气的业内,白河编辑决定换一个话题。

总归不能将这个丧气的话题继续说下去了。

总觉得越聊越让人觉得“业内药丸”。

白河编辑笑容满面的说道:“对对,《法外之王》的众筹已经突破了七十万了。雨川老师,恭喜您。”

(一下子就从言音老师变成了雨川老师啊。)

沈韵觉得白河编辑能够将两个作者的身份分得相当清楚,这个本事也挺强的。

如果换成其他人,不把这两个身份弄混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沈韵心里想着这些事情,脸上倒还是带着笑意:“多谢。”

两个人又互相笑了一阵,白河编辑则将沈韵签完名的签名板重新装到了箱子里面。

随即,他拎着箱子,向沈韵道了别。


状态提示:173、17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