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青春校园>名门嫡女:权宠娇妃>316章 沉冤昭雪,景仁帝退位
/p>

佛堂外,密密麻麻的御林军齐齐弯弓搭箭,将此处围得水泄不通,一只苍蝇也飞不进来。

但内中之人,仍旧是该着急上火的着急上火,该云淡风轻的云淡风轻。

“那么,王叔的意思,便是说,若这圣旨中指明是萧山王登基的话,朕于顾、崔两家冤案中,便一定有罪了吗?

王叔可曾想过,若是这是西戎或是旁的哪家小国的奸计阴谋,目的正是要南齐内乱的话……

王叔,那你同朕两人,不都成了这南齐的罪人了吗?即便为这江山社稷而死,还有何颜面去见九泉之下的父皇啊!”

景仁帝说得一脸悲痛,底下也有不少官员半信半疑,目光来来回回的在景仁帝同睿王身上转。

的确,若是此刻南齐内乱,渔翁得利的便是前来南齐的睿王。

便有人迟疑道:“端王殿下,此为南齐内事,倒不如,等陛下身体好转之后,改日您再将这圣旨拿出来……到时候……”

“韩大人。”端王冷声道:“您是三朝元老了,虽然于江山社稷无甚建树,可到底年事已高,本王也敬重您是长辈。

顾、崔两家一路扶持陛下登基为皇,建功立业之处,不胜枚举。

您一个无功之人,有何理由否定顾、崔两家的功劳苦劳?睿王并非那趁火打劫之人,又为何不能站在这儿,做个见证人呢?”

睿王接到端王的眼神,含笑道:“正是啊,韩大人。

不能因为,您的女儿嫁到了周家,同太后母族关系匪浅,便有心偏袒,不分是非,不辨黑白了吧?”

韩子忠讪讪的退了下去。

便见端王“哗”的一下摊开了圣旨,眉眼犀利的仔细看了起来。

景仁帝心中打鼓。

一面盼着这昭贵妃的父王最好识趣,不要说出真相,以免他的女儿做了寡妇。

一面又十分担心端王那石头心肠,一心为国的人说出真相,要他给顾、崔两家陪葬。

不过……待景仁帝瞥到小竹子的手势,他心情又安定舒畅起来了。

御林军重重守卫,备好万箭,只待齐发。

无论端王说不说真相,今日在这小佛堂之内的人,他都势必要斩草除根,一个不留。

届时,只需说是小佛堂失火便是了。

背叛他景仁帝,自当付出背叛的代价!

端王对景仁帝和庄亲王灼灼怨毒的视线视若无睹,待看完一遍那圣旨之后,竟是直接脚尖一点,飞到廊檐之下,一手抓横梁,悬在半空,另一手,则是将圣旨摆在了众人面前。

阳光温热,微风正好。

那黑白分明的字笔力虽不虬劲,但笔笔大字写的圆润,墨黑。

那玉玺盖下的红印,仍旧鲜红如血,图案清晰。

“‘若仁帝不仁,不慈,不善……仁帝退位,萧、山、王——继位’!”

“果真是……是写的萧山王继位啊!”

“薛御史说的是真的?!”

……

不少老臣当年都是看着萧山王长大的,自然记得那个天资聪慧,小小年纪便文武双全,沉稳有度的好男儿。

当时还有不少人慨叹,遗憾景仁帝和庄亲王像那小心眼的元戎太后居多,萧山王却同胸怀宽广的先帝爷相似不少,可因为身份缘故,却不能登上帝位。

江山社稷交到了景仁帝手中,其时,不少人都为此捏了一把冷汗,生怕景仁帝因为一己私欲做出不利南齐的事情。

如今见到这先帝爷留下来的遗旨,众人方才明了,知子莫若父,景仁帝什么德行,什么心思,先帝爷早心中知晓。

只是到底……顾、崔两家都不在人世了。

景仁帝听着底下的大臣议论纷纷,时不时对他指指点点,“噗”的一口黑血又吐了出来。

“皇上,皇上!”杜皇后连忙扶起景仁帝,对顾宝笙和楚洵,还有端王、薛御史等人早已恨之入骨。

“端王!你虽不是陛下的亲叔叔,可陛下从来善待与您,更是让昭贵妃当了这后宫之中,仅次于本宫的贵妃。”

杜皇后眸中满是愤恨道:“您到底还有什么不满意,非要帮着薛御史胡搅蛮缠,为非作歹啊!

若是您不忿昭贵妃只是区区贵妃,不是皇后,本宫将这皇后之位让给她便是了!可您必得要对得起天地良心,对得起先皇和皇上啊!”

杜皇后虽然说了这番义正辞严的话,可心中仍是慌乱不已。

端王在南齐朝堂之中,德高望重,若是这些人信了端王的话,那……

“皇后娘娘何必说得这般冠冕堂皇呢?”端王早已从廊檐下的横梁下飞了下来,将圣旨收回怀中道:“本王想,薛御史调查顾、崔两家的案子已有不少时日。

既然能拿出这道圣旨,那定然还有旁的证据,证明到底是何人害了顾、崔两家。

薛御史此人,先皇信得过,朝中大臣,天下百姓也信得过。

是非如何,听听薛御史所说,众人心中,自由论断。”

“你……”

杜皇后原本还想说端王几句,可一见底下的大臣竟然都是目光直直的看着薛御史手中的书信,杜皇后的心一下子就慌了。

只见那原本花纹繁复,却早已朱漆剥落,只能隐约瞧见纹路的一个盒中,放了厚厚一叠书信,每一封上,都有景仁帝同宣平侯府的印章。

薛御史将信一封一封的打开,拿给众人仔细看几眼,又重新捏回手中,细细的读起来。

“顾、崔两家已入扬谷镇,粮草存于镇河西三里处,烧粮


状态提示:316章 沉冤昭雪,景仁帝退位--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