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军事历史>大风之三国>第一百二十章 太史慈

天空中白云悠悠,遮住了太阳。在这小山坡,微风袅袅,带来了青草的芳香。沈奕真烦躁、苦闷的心静了下来,也躺了下来。

“我没有见识,说错了渠帅你不要见怪。我听过说书的说过汉高祖的故事,你看那汉高祖还不是被霸王项羽打的屁滚尿流,就没见他打赢过几场战斗,结果不还是汉高祖坐了天下!输几场怕什么,就跟打架一样,谁没输过,只要没死,再找回场子就是了,打的他跪地叫爹都可以。”

沈奕真大笑了起来,笑的无比痛快,念头通达,“好,我的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

“我姓徐,名富。老爹希望我将来能成为富人,不被人欺负,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能被欺负。”

“你以前是干什么的?”

“混帮会的,还在一个帮派里还混上了三十六卫的身份,不过没什么用,还是劳碌奔波的命,希望过几年能过上富贵的生活吧!”徐富憧憬着美好的生活,笑了灿烂。

“兄弟,我保证,你会过上富贵的生活的!”沈奕真拍了拍徐富的肩膀,郑重保证道。

“嘿嘿,那我先谢过渠帅了。”

沈奕真上上下下的打量了徐富一番,这个少年虽然看起来不怎么强壮,眼睛却是很灵动,一看就是一个聪明人,虽然因为战斗和逃亡,衣服上有血迹和污痕,但却整齐,不会向其他人一样邋遢。当下越看越是满意,或许自己应该培养一些对自己忠心不二的部下,作为这支部队的核心。

“你有没有传道过?”

“没有。”

“你什么时候加入我们黄巾军的?”

“一个月左右之前,在曲城加入的。”

这么晚加入的那自然就没有学习过道法,也没有传道的能力了。

“这样,你就跟在我的身边吧,我传你道法!”沈奕真是真的看好徐富,本来传授道法的事情可以让其他人先带徐富入门,不过他最后还是决定自己亲自教导。

“渠帅的大恩大德,小人没齿难忘!”这完全是意外之喜,徐富跪拜了下来,激动无比的磕头。

“快快起来,都是兄弟,不用这么客气,走,我们找个山寨先安顿下来,发展信徒,等我们壮大起来了再做下一步打算。”沈奕真一扫阴霾,重整旗鼓,准备好好的总结一下失败,然后再次开启征程。

智弦和沈奕真就如同有了默契一般,彼此不动刀兵,各自闷头发展。

为了能尽快壮大自己的军队,智弦甚至在黄县招兵买马,征兵的数量先后不断增加,直到达到八千人,如此山寨之中就有一万名新兵在接受训练。如此多的新兵,需要更多的武将去训练,也需要有威望的人坐镇,所以刘石和刘星两人就被智弦派了回去,同时回去的还有大半中层将领,以尽快让这一万新兵成长起来,可以投入实战之中。

就在智弦在牟平县城窝冬,修炼自己的八卦和八门,关注着整个青州黄巾贼的情况之时,一个人来拜访了智弦,让智弦很是意外的人,因为其是历史名人。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弓马熟练,弦不虚发。说来还有一件太史慈的轶事。

在太史慈年纪较年轻的时候,就后担任东莱郡奏曹史。当时东莱郡与青州的长官之间互有嫌隙,互相下绊子,互相坑,是非曲直不能一概而论,就是一笔糊涂账。若是遇到案件的结论州郡之间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哪方先把案件报给有司知晓,结案的判决就对谁有理。当时正好有青州的奏章已先发去有司处,郡守担心自己的奏章后到不利,于是求取可为使者的人。

当时太史慈二十一岁,被推举为使,于是太史慈日夜兼程走下路,先抵达洛阳,却并不马上去投送奏章,而是到公车门前等候,等见州吏到了,才开始向有司送上奏章。和州吏走到了一起,太史慈假意问州吏道,“你也是前来递送奏章的吗?”

这并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是的。”

太史慈又问,“奏章在哪里?”

州吏没有防备,以为太史慈和自己一样,是某个州的州吏,就告诉了他,“在车上。”

太史慈便耍诈,“奏章题署之处确定没有出错吗?可否取来一视。”

州吏并不知太史慈乃是东莱人,也担心奏章题署之处有误,这可是不小的罪名,于是便取出奏章给太史慈看。谁知太史慈结果州牧的奏章,就拔刀割毁。州吏大惊失色,高声大叫,“有人毁坏我的奏章!”

太史慈一把抓住了州吏,将他拉进了车厢,笑眯眯的说道,“如果你没有取出奏章给我,我也不能将其损坏,我们的吉凶祸福恐怕都会相等无免,不见得只有我独受此罪。与其坐而待毙,不若我们俱同出走逃亡,至少可以保存性命,也不必无谓受刑。”

州吏弄明白了太史慈的身份,更是疑惑,“你为东莱郡而毁坏我的奏章,已经成功,怎么也要逃亡?”

太史慈便回答道,“我刚开始时受郡守所遣,只是负责来视察你们的州章是否已经上通而已。但我所做的事却太过激烈,损毁公章。如今即使见还,恐怕亦会因此见受谴责刑罚,因此希望一起逃去。”

州吏相信了太史慈所言,于是两人当天一起逃亡。但太史慈与州吏出城后,却又潜遁回城通传郡章,完成使命。州牧得知其事,再遣另一吏员往洛阳通章,但有司却以先得郡章的原因,不复查察案件。太史慈由是知名于世,但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章 太史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