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军事历史>末代驸马>第十一章 山东之局11

顾炎武脸色愁苦之色不减,“那如果他们决定以自己的姓名命名私塾呢!难道您也要同意吗?”

周显笑道:“为什么不能同意?你顾炎武捐出五千两银子,我就可以将私塾命名为炎武私塾。别说,这个名字听起来还挺不错的。”

顾炎武脸色吃惊,“督帅,您这不是在和我开玩笑吧!”

周显摇了摇头道:“我从来没有开玩笑。一个私塾的名字,虚名而已。他们只要拿钱来,自可拿去随便命名。忠清,目前大明千人之中,识字者为个位数。我让你开办私塾,强制让适龄儿童接受三年蒙学,这是利在千秋的事情,一些小节根本不必在意。前段时间,太冲校》一章。他认为学校应该广开言路,使之成为舆论、议政的场所。设立学校,不是为了养士,也不是为了科举,而是‘治天下者之俱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目前山东的几个学院暂时可以满足选才之用,但以后要从学校大量选用治理之才。就必须有大量识字,并愿意继续求学之人,而我让你创立蒙学私塾的目的就在于此。但目前战乱将起,我无法给你提供更多的钱财,只能采取这样的办法。关于怎么实现从学校取才,太冲对这方面的思考要深入的多,你可以多找他商议此事。”

顾炎武脸色一变再变,最终点了点头道:“属下知道了。”

周显继续道:“至于另一方面,同等重要,就是启发民智。现在百姓获取消息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官方所贴的告示,另一个为你之前创办的报纸,最后一个是百姓的口口相传的各种消息。官方所贴的告示传播太慢,能看报纸的只有少数的乡绅士人,而百姓口口相传的则多为诈言。通过多办报纸,可以让乡绅士人了解朝政的优劣。但对于不识字的普通百姓来说,戏剧、评书对他们来说更有吸引力。一曲杨家将引出了多少忠义之士,一段说岳传又令多少人潸然泪下。我让以官府的名义招聘编书的,唱戏的,说评书的等等,是为了通过他们向百姓传输这些思想。你让他们多编一些宣传当今政策,弘扬忠义等等方面的剧本,然后唱给、说给百姓。细节上我不做要求,但一定要有个导向,让普通百姓明白他们是与官府一体的。就像你之前对我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要做的就是要唤起普通百姓的国家意识,让他们明白覆巢之下无完卵,自动的为国效力。”

顾炎武想了一会,问道:“那报纸上应写些什么?”

周显道:“暂时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宣传改革赋税制度,让人明白这样改制能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和势在必行的原因,以减弱施行所面临的压力。另一个是抨击贬低李自成的不纳粮和隆武叛军的营庄政策,直书其弊端,让世人知道只有我们的改制才是最好的政策。给士人讲利益,给百姓讲忠义,给官员讲爱民,给兵卒将卫国护民。总之,我要能山东的所有资源,我要山东境内的所有士民都为守住山东而服务。”

顾炎武和于成龙听完,愣了好半晌没有说话。

周显采用的这一系列举措看似短期无用,却能实实在在将山东士绅、百姓团聚在一起。你们不喜欢山东的改制,那你们喜欢李自成的追赃和隆武军的田庄制度吗?两相对比,周显采取的政策反而是最温和的,最容易被人接受的。

而普通百姓受戏剧、评书影响最深,如果他们能主动担起守土之责,官军将来守土的压力将会减轻很多。再加上向普通士卒宣扬卫国护民的政策,严肃军纪,使之彻底融于百姓。兵卒来源于普通百姓,而若是能让他们认清他们是为自己的亲人所战,那战心和战意必定会更加高涨。

他们此时才发现,周显所想的要比他们深的多,同时也远得多。而实际上,也有效的多。

周显继续说道:“忠清,还有两点。一、凡是受雇的私塾先生,都由官府为之提供工饷,不再从学生那里收取学敛,以促使更多贫苦人家的子弟入学。另外,官府每年再补助三百两银子给每座私塾。对于优秀的先生和学子都要给予奖励。而在报纸上写文章者,或者替官府写剧本,唱戏,说评书优秀者,同样给予一定量的银钱补助。二、对于新创办的三所学院,不再以四书五经为重,而要分为儒学、历算、水利、乐律、测望等等的分属学院,分别教以不同的知识。而以后专门的人才从专门的学院招募,以尽其所长。同时,还需要召集鸿儒学士编纂新的课本,对蒙学学童采用一样的授学,同时将历算加入教学。最重要的是,对学院学子施行忠义教育,让他们明确国和民的概念。”

顾炎武点了点头,“属下记住了。督帅之前给我讲的那个用数字计算账目的办法十分有用而且简单,是否也将之纳入私塾用以教授历算?”

顾炎武所说的数字指的是阿拉伯数字,这大概是世界上最便于数学发展的数字了。周显点了点头道:“可以,但首先应该培训出更多的识字者。”

这时,宋应星和赵宇走了进来。宋应星还好,赵宇有点微醉,应该是饮了不少酒。

周显令人给他们倒了两杯浓茶,没有理会赵宇,而是脸带戏谑的看向宋应星道:“宋先生也有这爱好?”

宋应星先是一愣,很快明白周显指的是什么。他咳了两声,脸色平静道:“子义说漱玉馆乃济南最出名的酒楼,有最美味的饭菜,最好的歌姬,我便随之去看了一下


状态提示:第十一章 山东之局1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