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军事历史>末代驸马>第九百五十九章 杂事2

高奇到达德之岛之后,耗费十多天时间游完了全岛。除了已经在龟津完工的大明城外,他又在德之岛的南部和北部建了两座辅城。虽然面积不大,但两城依山而建,占据着德之岛的两大高峰,易守难攻,俯瞰全岛。

同时,高奇将在德之岛的琉球百姓重新编了籍,赋予他们大明户籍,使岛上明人达到八千余众。之前他经过舟山时,从韩括那里调了一大笔钱。他利用这笔钱,雇佣当地人建城、筑港、开垦田地,使本十分困苦的当地人一下子变的富裕起来。无数琉球人从邻近的奄美群岛和琉球本岛前往德之岛,使这个不知名的小岛成了整个琉球的最繁荣所在。

而有了大明撑腰,琉球王尚贤也开始有所动作。他直接驱逐了琉球本岛上控制海贸的日本官员,绕过日本派船前去大明和南洋,中断了几十年的海贸开始逐渐复苏。但此举也彻底惹怒了鹿儿岛藩,他们派出了一个近两千人的船队大张旗鼓前来琉球。

这时,尚贤才开始恐惧,连忙向高奇求救。高奇调了三十艘战船,汇集琉球战船近五十艘出战。但无论高奇,琉球,还是鹿儿岛藩都没有开战的打算。对峙了数天后,日军撤退,但没有撤回日本本土,而是驻扎于已经完全被他们占据的奄美群岛。

这一次,尚贤赌对了,日本不敢招惹大明。但当日本人拿出琉球称藩日本的国书后,他也不敢不承认。毕竟,在这片海洋,鹿儿岛藩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在不断的争论和妥协下,鹿儿岛藩同意将海贸权交换给琉球,但琉球每月都要付一大笔岁币给鹿儿岛藩。

对于这种情况,高奇乐见其成。在大明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实在不宜再和日本起大规模的冲突。而且以当前大明在琉球的实力,也的确不是鹿儿岛藩的对手。经过这一事件,以前积攒下的矛盾直接明面话,而扮作海盗偷袭明朝和琉球船队的事情进一步增多。

鹿儿岛藩还有一个名字,萨摩藩。它位于九州的西南部,一直都是日本强藩。在决定日本走向的关原之战中,他属于西军,与德川家为敌。但在战后,德川家康却忌惮鹿儿岛藩的强大战力,基本上维持了鹿儿岛藩的原状。

对于德川幕府,鹿儿岛藩满心仇视,只是限于幕府的强大才不敢妄动。而实际上,在幕府末期,正是鹿儿岛藩组成倒幕联盟。才最终废除幕府,还政天皇。而在明治天皇掌权之后,日本内阁的大部分阁员都来自鹿儿岛藩。

现有鹿儿岛藩的家主岛津光久年不过三十五岁,却雄心勃勃。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在内采取高压政策,排除异己。在德川幕府发布锁国令期间,开采金山、开发新田,以振兴藩内产业。对外,加强对琉球的盘剥,积极参与对朝事务,甚至选择和大明直面相抗。

靠鹿儿岛藩岛津氏一己之力,必定不能和大明相抗。岛津光久当然知道这点,他的计划是将整个日本拉入战局。他不断派遣使者去江户,向德川家光呈明大明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此时出兵夺取朝鲜的可能。

但德川家光并非丰臣秀吉,他没有那么大的野心,要不然也不会不断加紧锁国令。对于岛津光久的极度热情,德川家光则冷淡的多。要知道即使拿下朝鲜,最大的受益者是鹿儿岛藩而不是他。毕竟,距离朝鲜最近的是是鹿儿岛藩,而愿意积极向外扩张也是他。在一定程度上,德川家光甚至希望大明替他教训一下这个不听话的强藩。

对于岛津光久的提议,德川家光完全置之不理。但也没有对他的举动做过多的限制,默认了他在朝鲜的一系列举动。而岛津光久却加紧了与满清的合作,他想通过夺取朝鲜从而在声望上压过德川家光。

这些情报通过到日本的大明商人一点点的汇集回大明,使周显对日本的情况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至少在短期内,鹿儿岛藩并不会选择与大明直接开战。而对鹿儿岛藩在对马岛上帮助满清训练水师的事情,他只是派人照会了德川家康,并没有直接过激的行为。这也是周显目前的困境,实力不算弱但太过分散,在某些方面只能采取守势。即使明知道将来某一天可能酿成大祸,但也只能稍作限制。

在明末,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这萌芽只存在于南方。之所以如此,是由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宽松的政治环境、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综合促成的。

例如,在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就在南方推行改稻为桑。明中期以后,以丝、棉纺织业为主的纺织业已变得十分发达。再加上官方的宣传以及利益的驱使,在明末江浙地区,大量种粮的田地变成了桑田。

在宋代,有谚语“苏湖熟,天下足”。但到了明朝,就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大量桑田促进了纺织业的繁荣,在明末,有些纺织作坊甚至可以雇佣上千人。而各种丝质品、瓷器、茶叶是西方,以及南洋诸国最喜欢的货物。

山东境内多山少田,人口众多,周显如果改稻为桑,只会引发更大的问题。在山东发展大型纺织业根本不现实,而山东的瓷器,虽然淄博有瓷都之称,但现有的几个瓷厂规模性,出产量,远不能满足海贸的需求。而茶叶更是只有各种野茶。简单一句话,山东靠南方的那种发展模式根本行不通,必须找到一种适合它的发展模式。

实际上,周显对于山东并不存太大的期待。毕竟韩括驻兵于崇明,又占据舟山,以后海贸的货物都可从


状态提示:第九百五十九章 杂事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