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第一周,北美电影市场的悬念早早就被“独立日”的惊艳表现所扼杀,这也使得本周其他所有电影都黯然失色,沦为了炮灰。
最为可怜的莫过于判断失误的迪士尼了,由迪士尼公司投资三千万美元制作出品的电影“不一样的本。能(penon)”也选择了这一周进行首映,这部由约翰-特拉沃尔塔主演的电影在上映之前虽然不是热门,但也是受到了不少关注的。
结果,电影在“独立日”的碾压之下,仅仅拿到了九百万美元的可怜票房,就好像一粒小石子落入了大海一般,就连掀起的小小涟漪都迅速被“独立日”所带来的惊涛骇浪淹没。
不要说“不一样的本。能”了,就连“龙卷风”、“勇闯夺命岛”、“碟中谍”这几步之前创造了佳绩的电影都遭受了池鱼之殃,跌幅纷纷超过百分之五十,失血严重。由此可见,本周“独立日”就是唯一的焦点,其他所有作品都受到了波及。
值得一提的是,“王牌特派员”进入了上映第四周,但是受到了“独立日”的正面冲击,票房暴跌百分之六十五,仅仅收入不到一百五十万美元的周末票房,累计票房仅仅只有五千四百多万而已,虽然已经迈过了成本线的四千七百万,但这一场惨败已经在所难免,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只能是一声叹息了。
同为“两千万俱乐部”成员,但是“王牌特派员”和“独立日”的表现绝对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换而言之,不是谁都有资格进入两千万俱乐部的,可怜的金-凯瑞无辜躺枪。
但是人们此时却没有时间来刁难金-凯瑞,因为“独立日”所掀起的革。命浪潮这才刚刚拉开序幕。伴随着七月第一周周末万人空巷的盛况,“独立日”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今年暑期档最大的热点,同时第二批影评人的评论也强势冒头,控制成本派的声音漫天漫地的连绵了开来。
“旧金山纪事报”就仅仅只给出了五十分的超低评分,这也是继“纽约邮报”之后的第二个五十分,“艾默里奇成功地让兰开斯特沦为了一名小丑,整部电影之中没有任何发挥空间,这让兰开斯特看起来并不比一朵电脑特效制作的烟花更加耀眼。更不要说那不知所云的外星战争了,空洞的故事让整部电影看起来就像是一场灾难——甚至比外星人入侵还要糟糕的灾难。也许,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卢卡斯的投资得到了回报。”
“旧金山纪事报”几乎将“独立日”批评得一无是处,就连备受好评的视觉特效都显得微不足道。当然,要不是视觉特效的出色,也许他们的评分会更低。
与“旧金山纪事报”站在同一阵线的还有“每日新闻报”,“老掉牙的情节让人昏昏欲睡,对于人性和情感的挖掘软弱得几乎像是风中芦苇,从电影开始的第一分钟就可以预见的结尾更是无比空虚——‘独立日’的下半场变成了今年最单调范围的事情。”
打出了五十分的超低评分之后,“每日新闻报”还在评论之中表示,“用华丽视效堆砌起来的故事就好像浴缸里的泡泡一般,无比壮观,却经不起轻轻的一阵风。作为两千万俱乐部第一人,兰开斯特在电影里几乎消失不见,角色苍白无力、演技软弱空洞,当然,最后一段战前动员依旧展现了他的个人魅力,说的人们热血沸腾,但除此之外,他和撞在防护罩上的狐狸三号一样:没有任何用处。”
充满嘲讽和批判,“每日新闻报”的基本观点和“旧金山纪事报”保持了一致,显然他们也认为这样简单的故事对电影产业来说是一种倒退,对“独立日”完全嗤之以鼻。
另外,当初就是封杀同盟一员的“休斯顿纪事报”显然也对雨果好感欠奉,他们和自己的一众“小伙伴们”就彷佛约好了一般,也给出了五十分的评价,在评论之中如此提到,“整个节奏无比快速、刺激、激情,而爆炸效果也无与伦比,更不要说让人惊叹连连的视觉效果了。但故事却没有任何记忆点,简单枯燥的故事又再一次回到了俗套的‘我们对抗他们’路线,而且人类和外星人的对抗没有迸发出任何火花,更不要说电影里那数不胜数地无法解释得科学现象,让科幻电影的本质变得无比廉价。高昂的投资成本,似乎都变成了一堆炸药,我根本找不出来这部电影成本比‘生死时速’高的原因。”
可以看得出来,“独立日”的故事是各大新闻媒体诟病不已的根本,从“纽约邮报”、“今日美国”开始,到这一次第二批评论的主流观点,都是如此。其实,这也是高投资高回报派和控制成本派的最大分歧。
高投资高成本派坚信,通过电脑特效可以为电影注入更多魅力,宏大的场面将会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而电脑特效就是目前最烧钱的部分,至于两千万俱乐部的开启只能算是附加因素罢了。
但控制成本派却认为,电脑特效的过多投入却会让人们忽略故事本身,整个剧本会完全以电脑特效为主来展开,让故事简单粗暴地为夸张的视觉效果服务,让电影变成了无趣俗套的爆炸、爆炸、爆炸。
所以,“独立日”的剧本当仁不让地就成为了争议焦点。
此时,二十世纪福克斯却是不由松了一口气,就连罗兰-艾默里奇都长长吐出了一口气。现在这个版本的剧本已经根据雨果的意思修改过了,将整个故事变得凝练紧凑,花费了更多篇幅和笔墨来着重勾勒托马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