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青春校园>臣权>720 镇江事(三)
好说点,至少因为郑功兵曾经向其求助后就遭到伏击,不管怎么样。他的嫌疑都是最大的,可惜的是,他死了,死的莫名其妙,甚至牵连了一个王子,偏偏这个王子却牵涉了勇王和其世子朱高炽。

大家也只能装糊涂了,皇上知道多少。是谁也没有底气的事情,只能说皇帝问到哪里。他们回答到那里,不敢有丝毫的逾越。

“朕看了户部的近三年履报,陕西负责中转的和西北来往的物资,最近出口比进口落差要大了很多。杨爱卿,不知道这一点,你有没有注意过呢?”

杨世珍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起来,要不是一直低俯着身子,恐怕早就被别人看到了,而那边岳佳恒的脸色也不好看,他们都以为皇上会问及关于郑功兵遭遇追捕及追杀的事情,两个人以为和自己的关系都不太大,所以早就想好了对策。各种搪塞的理由都已经在腹中计算了多次,但是却没有想到皇上会从这个方面开刀。

不错,随着勇王朱棣的战果扩大。而繁荣了曾经在大汉以后就逐渐荒废了的丝绸之路,沿着这条路,勇王的战利品以及各国特产接踵而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大明的物资,但是勇王的军需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因为连年征战的因素,勇王在西进的过程中。很少注重生产,就连部分地区。虽然已经由朝廷委任官员,但是经过战火的摧残,所起到的成效也很差,要恢复战前的繁荣,恐怕远远不是十年二十年所能做到的。

所以支持勇王这只庞大的战争机器运转,成了大明现在负担最大的事情之一,不过其中对于大明算是一个负担,但是也蕴含了无限丰富的商机在里面。

朱棣在战争中掠夺了无数的财富,再加上被征服的各国对于大明的贡品等等,还有随着丝绸之路的逐渐开通,特别是战后的部分区域,为了快速恢复元气,也大力的鼓励商业贸易,如此一来,这里面包含的财富就是无法计算的清楚了。

也正是这些,在陕西、陕西行都司、哈密地区等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商业团地,有内地各种商人在陕西西安等地设的海关备案,然后将货物换成有西方过来的各种特产,运回大明腹地,而大明的茶叶、粮食、丝绸、瓷器等等,也纷纷的经由海关,发往西方的各个地区。

其中粮食由海关严格控制,只是供应给勇王所属,其余的才是给各国商人或者是置换各种奢饰品。

但是最近几年,运往西方各地的物资逐渐增多,但是回馈内地的物资明显的减少,至少从海关的账目上,看出来是这样的。

这些东西,纵然是不太懂经济的杨世珍、岳佳恒也是心知肚明的事情,但是偏偏又不能说出来个所以然,就是这样,才有些稍许惊慌。

杨世珍被皇上的突如其来懵了神。岳佳恒却坦然朗声回奏道:

“启禀皇上,此乃陕西等地的政务,臣下却是不知,臣下对于陕西行都司的军务还算了解,但是对于生意上的门道,真的是不懂!”

“不懂?!”

“正是。”岳佳恒说:“自从陛下严令军政分开,臣已经很久没有过问军务之外的事情了。”

岳佳恒受到鼓舞,显出不同于军人的本色,俨然一副忧国忧民一心为军务的国之干城,慷慨陈词,滔滔不绝,历陈陕西行都司军务的弊端,地方官吏之不配合,甚至毫无顾忌地抨击陕西行都司上下对于军务上的荒废轻视等等。

杨世珍见他忘乎所以,几次以眼色制止,岳佳恒均不屑一顾,旁若无人。好像凭着一腔热血,满怀激情,一发而不可收。

瞥见皇上眯起双目,连忙轻咳两声,左都御史邓宇、户部侍郎张亚也互相交换了几次眼色,都为这位看似莽撞的边塞将军捏了一把汗。

“朕知道了!”朱标忽然说道,挥了挥手。

“皇上……”岳佳恒近前施礼,还想申述奏呈,杨世珍正想上前抢过话题,但是听到皇上大声喊了一句:“岳佳恒!”

“臣在!”

“你果然是伶牙利齿。好一副口才!”朱标似笑非笑,望了他一眼,他连忙躬身回道:

“微臣……”

“朕看让你做行都司指挥使的位置有点太委屈了。陕西总督的位置才适合你嘛!”

“臣不敢!”这句话直接击破了刚才岳佳恒的激情,连忙躬身请罪道。

“你的长子岳清林今年多大了?”

“犬子今年三十二岁,陛下!”

“朕听说你的长子很有出息啊。”朱标突然敛起微笑,问道:“朕谕示但凡军方要员家属都不能擅自插手商贾事宜,但是听说他的生意做得不错,已经快成了凉州的首富了,忤圣旨。胆子不小。”

刚才还辞锋犀利、能言善辩的岳佳恒忽然愣住了,惊出一身冷汗。难道皇上让自己进京。所为的也就是问罪,自己儿子的事情,他也略有所闻,但是至于是不是凉州首富。天才知道呢,皇上怎么会注意自己这个没有功名的儿子呢?

“他和那个鄂宝庆的一些事情,朕还是知道的!”朱标话语显得并不严厉,“所谓人为财死,既然他无意功名利禄,做起来生意也好,但是卿家还坐这个位置上,是不是有些尴尬呢?”

岳佳恒如雷击顶,扑嗵跪下。连声说道:

“臣罪该万死。”

几位大臣都惊愕得面面相觑,杨世珍也心中发毛,看见皇上突如其来的责难。竟然是莫名其妙的,他自己也害怕有什么别的事情


状态提示:720 镇江事(三)--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