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都市现代>伙计>436.乡里乡亲
p>

"快去办!"鲍祖昌哈哈一笑,指着电线杆上张贴的随处可见的办证广告:"打个电话,一百块钱就**的什么都搞定了!"

大家就恍然大悟。

谁也说不清那个叫鲍祖昌的包工头手下究竟有多少人,傅树山只知道他们几个人不过只是他手下很庞大的打工队伍中的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先是砌围墙、挖地沟、铺人行道的荷兰砖,然后又修了无数的简易工棚、花坛、地坪,最后再让他们上了正式的建筑工地。

吃得很差,菜多肉少,这大家都可以谅解,总是住在未完工那些建筑物的底层,这也可以理解,出门在外还想像在家里那样安逸吗?每天干十六个小时以上的活,而且和游击队似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在一个工地干不了十天半个月就又被叫到另一个工地上,慢慢都习惯了。可是像现在这样在庞大的长喜广场这家地产项目工地却整整呆了两个多月还没有挪窝,就让他们自己都感到奇怪了。鲍祖昌昨天还来过,莫狗子就此提出了异议:"怎么住着不动了?"

"住舒服了,挣大钱了反而不自在了!"那个包工头被逗得哈哈大笑,他给大家解释说:"有什么奇怪的?干活就和吃肉一样,有肥有瘦、有骨头有皮,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长喜广场的工程最大、给的工钱最多,住在地下室又安静,不是很好吗?再说多照顾一下自己家乡人也是我应该做的嘛。"

大家就感恩戴德了。

这个包工头的熟人多,走到哪里都似乎有人在和他打招呼;鲍祖昌的路子广,似乎这座城市里所有的市政工程工地都有他手下的工人在忙碌着,在这个城市里的几乎所有的桥梁涵洞、公路建设、房地产建设,还有工厂、社区的改扩建也都由他掌管的那些众多的打工仔在做工。

鲍祖昌是个很随和的工程承包人,每次和大家见面都天女散花似的每人一支烟,然后再谈正事,生活费每次都发得很爽快,即使自己不来也会派自己手下的那些人将钱送过来;有人因为家里有急事要提前回家,也总是很顺利地从他那里结到全部的工钱,从不赖账,也很快捷。

他还笑嘻嘻的和那些急着回去的人开玩笑:"什么老娘病了?一定是你的婆娘想你回去止痒了吧?要不就是怕你的婆娘会被留在那里的光棍帮你填空,是不是?回去多做些仰卧起坐,好好的给自己的婆娘止止痒,灌些米汤,早点回来挣钱,城里女人嫩着呢!"

大家就哄堂大笑,叼着香烟走进升降机,到长喜广场那座全城最高、最雄伟的塔楼上去继续干活。说实话,这座城市还是很美的,长江千辛万苦的冲出南津关以后,划着一道舒展的弧形绕城而过,江南是连绵不断的千山万壑,江北则是狭长的一大片江滩和坡地,还有些起起伏伏的丘陵。

站在高高的塔楼*上四下望去,高楼大厦林立,道路四通八达,飞机、火车、高速公路还有长江这条黄金水道,都给了这座城市增添了无限的活力,后来,国家又举全国之力兴建了两座世界闻名的水电站,峡州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水电城,就自吹自擂的夸耀说:"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城市。"

除了几座公园,绿色倒看不到什么,只能看见一片片千篇一律的住宅群,就自吹自擂的说是"大手笔"、"高**,"其实不过就是全国范围的"种房子"的一个缩影,中心城区的房屋拆迁方兴未艾、轰轰烈烈,原来的那些住户呢?据说都被搬迁到远远的郊外去了,剩下来的自然就是富人的极乐世界,还有官员的红*子乌纱帽了。

"少说话,多干事!"前几天,鲍祖昌听见了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的议论,就在警告他们:"当官的想升官发财,房地产商想赚老百姓的血汗钱,老百姓想要不动产,当然要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呢。"他还笑着补充说:"如果城里不建房子,不修道路,不搞基本建设,我们这些人不就只有喝西北风了?"

说得有理,傅树山他们就心平气和的努力继续干下去了,为了那些厚厚的人民币,为了那些回家的荣耀和女孩子的期望,也为了自己背井离乡的艰辛,还是起早睡晚的每天干十六个小时的体力活,还是每天在阴暗潮*的地下室里睡的像死猪似的,还是每天吃着几乎看不到一点油荤的饭菜,还是每天抽着最廉价的香烟,喝着呛人的散装苞谷酒,终于熬过了这座城市闷罐似的夏天,那可是最令人痛苦的日子;终于秋天到了,长喜广场耸立起来了,工程也快完工了,大家回家的日子也就指日可待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状态提示:436.乡里乡亲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