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仙侠修真>一名隐士的前半生>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干部喜好
种东西,就会变得很挑剔。比如我喝茶,原来在家中,贫困始终成为我的影子,别说喝茶,喝开水都是一种奢侈,要用柴,用火烧,哪有那么多柴,哪有那么多闲功夫烧开水,能抽时间煮饭就不错了。对于当时我们农村来说,煤炭都是一种奢侈品,要用钱买,要从下面公路上背回来。当时二娃家条件比我们好,他奶奶在世时,冬天要烤火,从乡场上买来焦炭,用小火炉烧,我我眼中,这就是高档享受了。后来在学校,有的同学买饮料喝,我都有点羡慕,学校的开水是免费的,打开水喝,我就觉得自己比较现代了。一次学校外出搞活动,主办单位给每人发了一瓶可乐,我稀奇得跟啥似的,一口一口抿,一瓶可乐,喝了半天才喝完,当时觉得,自己就是在享受现代生活了。到了部队后,夏天训练时,为降暑,中队的大开水桶里,有时是绿豆汤,有时是茶水,都是好东西,我喝起来,犹如加餐。

我想想自己的经历,最早学会品茶,还是在董先生家里时,他家有好茶。通过与他一起喝茶,才开始懂得了喝茶的门道,所以,从技术上来说,喝茶也是董先生教会我的。

当我挣到第一桶金,再回到学院算命开始,喝茶就成了我的习惯了。当时对茶的档次要求并不高,大众型的就可以,到北京后,开始讲究起来。我喝茶的档次与我挣钱的多少,呈正相关关系。

到今天,只喝绿茶、只喝那几个顶级的品牌、只喝最新鲜的,仿佛享受到某种艺术的氛围。其实,这种艺术,只不过是钱多了,闲出来的。岳父说过:“酒差点,还可以表示一下;茶不行,简直下不了口。”他当年穷的时候,肯定也不会这样想。由奢入俭难。

贺处长短信来了,说明了郭大师授课的地点和时间,大约半个月后,要给老将军参加的这个小范围人群上课,我可以去参加。我等着那一天。

平时,我也尽量不外出,呆在家里喝茶看书,主要是陪妍子说话。她从美国回来后,对我的依赖感比较深,只要我外出一会,她就盼我马上回来。茶泡了又倒,倒了又泡,要不就坐在门口沙发上打毛衣,拆了又打,打了又拆,总觉得不完美,每天把那个半成品在我身上比,每天都在修改。

现在看书不像过去那样了,书看多了,就明白一个道理:古书不能尽信。所谓《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等部分,但其中有许多伪书,清代专门有人考证过,拿他的考证来检验今天看到的所谓古书,觉得很有道理。

四部的中间,除了集部很少有假的,其余经、史、子三部,都包含有许多伪书。从经部来说,《尚书》共58篇,只有33篇是汉代时的“今文”所有,另外的25篇都是晋代梅颐假造。我发现晋代,有很多造假的高手,把自己写的东西伪托古人,迷惑了今天不少人。如孔安国《尚书传》、《郑氏孝经注》等,都是晋代产品,以假乱真。

在史书中,正史可以看,但别史告假的就多。《越绝书》号称子贡著,其实是汉代一个叫袁康的假造的。所谓《飞燕外传》、《汉武内传》搞得像真的似的,还进入了《汉魏丛书》、《竹书纪年》等,其实假的东西。

子部的假货就更严重了。《吴子》,所载的器具,在春秋时代根本就没有,六朝时期才出现,可以证明,这书肯定不是吴子写的。《列子》写得好,但也是假东西,因为列子是春秋时期的人,不可能出现佛教的东西来,可见,这本书是东汉佛教传入中国后,有人假造的。《关尹子》、《孔丛子》肯定是假造的,这个一眼就可以判明。但最令人震惊的,是今天许多国学大师们当教材的,津津乐道的几本书。

《孔子家语》,是三国时期王肃假造。《黄石公三略》、《太公阴符经》都是唐代人假造的。而这三本书,却被今天的一些人奉为至宝,可笑不可笑?

在诸子百家中,有了类阴阳家。但他们的作品大多已经不存在了。在东汉五斗米教开始盛行时,道家学问开始被人披上了宗教的外衣,伪造先人典籍也就开始了,到晋代,达到了一个高峰。

东晋名士喜欢谈玄论道,有竹林七贤作为标杆。除了政治压抑的原因外,也看出道教世俗化的开端。鲁迅先生在千古名篇《魏晋文章与药与酒的关系》一文中,详细描写了所谓竹林七贤的作派。其中所谓的药,就是丹药,炼丹产生的副产品。最开始是以长生不老为目标的,但其功效,却让人着迷。比如,发热,即使在大冬天,也让人奇热无比,所有裸行的狂人。这其实是道教外丹派的产品,流传于世后,有人把它当兴奋剂使用了。晋代以前,中国人喜欢使用草药,在这张仲景的《伤寒杂论》中体现明显,但草药毕竟没有化学药品来得猛烈,在古代,这种化学药品可称为“石”,当然是指自然界中的矿物质,道士们将其炼丹提纯后,就形成了化学药品,按今天的比拟,这就是西药了。西药来得快,这是共识,功效明显,毒副作用也明显,所以搞得竹林七贤疯疯颠颠,他们的所谓灵感,有一种吸毒后的疯狂幻想的成分,根本没有科学和理论价值。但人们就是爱谈论他们的理论,越是不懂的,越是虚无的,就越喜欢。这是追星的效果,没有疯狂,不是铁粉。

他们谈玄论道形成风尚后,就有人附丽于后,编造假的古代所谓典籍,来忽悠人。光忽悠当时的人也就罢了,连今天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干部喜好--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