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军事历史>吕氏皇朝>第二百六十八章 糜环逃婚

荀彧看见曹*气愤之下就要起兵前去攻打徐州,于是他站出来说:“主公,昔日高祖和光武帝之所以能成就帝业,是因为高祖保证了关中不失,光武帝占据了河内,他们都先巩固了自己的根本,让自己进可以攻占天下,退可以坚守以待有利之时,所以他们一开始虽然走的很艰难,但最后还是成就了帝业。主公本来是以兖州为根本的,况且河、济也都是天下要地,跟高祖的关中,光武帝的河内是一样的。现在主公若是先去攻打徐州,兵留多了就不够攻伐徐州之用,若是留少了,吕布趁机攻打,那么兖州就不再是我们的了。万一主公打不下来徐州,我们又丢了兖州,那时候我们该到哪里去呢?现在陶谦虽然死了,但徐州已经有刘备镇守。徐州的百姓既然选择了刘备,一定会帮助他死守的。主公不管兖州去攻打徐州,是舍本逐末、以小失大之举,这样会导致我们处于危险之中,还请主公明察!”

曹*听荀彧说了这么一大段话,心中有怒气也都消了。冷静下来的曹*,知道自己刚才冲动了,所以他赶紧转换话题说:“今年闹蝗灾,年景一定不好。我们就这样困守在这,也不是办法!你们大家说说,我们该怎么办?”

荀彧说:“这蝗灾乃是天灾,非人力可以抗拒的。主公不如去攻略陈地,让麾下部队在颍川、汝南找吃的。现在的颍川、汝南被黄巾贼黄劭、何仪等人占据,他们常常四处打劫,积累下来的金银、粮食一定不少。而且黄巾贼一般都是很好打的,我们除掉他们,用他们劫掠来的粮食犒养三军,是朝廷高兴,百姓也欢喜的事。正所谓是顺天应人,主公为什么不去做呢?”

曹*觉得荀彧的话实在是有理,于是他留下曹仁、曹洪兄弟镇守鄄城等地,自己带着部队前去颍川攻打黄巾贼。那些黄巾贼如何是曹*的对手,在何仪、黄劭等人被曹*麾下的夏侯兄弟干掉后,汝南、颍川就这样平定了。

历史上的糜竺选择了刘备,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他。可是现在的糜竺却选择了我,至于他选择我的原因,却是受到了小糜环的影响。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糜竺和糜芳都很宠爱自己的这个小妹妹。这从他们做生意的时候,还带着女扮男装的糜环就可以看出来了。在汉代,虽然儒家还没有后世那么霸道,理学也还没有出现,可是对女孩子的限制,已经出现了。像糜环这种家世的女孩子,一般是不会抛头露面的,可是糜竺和糜芳却放任她,只要她开心就好,甚至连她的婚事,都没怎么干涉。

糜竺就在陶谦第二次想让刘备继任徐州牧的时候,就开始把财产往长安转移了。所以无论是陶谦向他询问自己让徐州给刘备好不好的时候,还是刘备推辞的时候,糜竺都没有说话。就在糜竺辞去徐州从事之职的时候,刘备还以为糜竺是在为陶谦之死而伤心才这样的,但是陈登却看出了糜竺的异常,陈登知道糜竺一定是另有打算了。

刘备看糜竺拒绝了成为徐州从事的任命,但是他还是想得到糜竺的帮助。且不说糜竺的能力,就说他的家财之巨,也让刘备很眼红。于是刘备把陈登请到徐州刺史府向他询问道:“元龙啊,我想征辟子仲为徐州从事,可是他不愿意,你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劝说他呢?”

陈登笑道:“玄德公,此事易耳!子仲乃是谦谦君子,他对什么事都不在乎,唯独在意的就是自己的妹妹。糜竺的那个妹妹名叫糜环,今年已经快二十岁了,生得貌美如花,可就是眼光太高。若是明公能娶了子仲的妹妹,还愁子仲不全心全意的帮你么?”

刘备听了陈登的话心中大喜。说实话,在汉代,二十岁还没嫁出去的女孩子是只能做续弦的,而且官府也要去找事的,这是当时的法律。若非现在是乱世,糜家早就因为糜环的问题,被官府责问了。而刘备也算是大龄青年,现在的刘备都快奔四了,还没有一个正妻,若是刘备能娶了糜环,在当时的情况下,算得上是皆大欢喜的事。刘备自然也是这样认为的。

第二天,刘备就来到糜府提亲。糜竺听了刘备的来意,真的是不好对刘备实话实说,难不成你让糜竺告诉刘备说:玄德公,我妹妹看不上你,你走吧!要是糜竺真这么说话,且不说刘备现在是徐州牧,就算徐州牧还是陶谦,魏延和沙摩柯都会把糜府给拆了。可糜竺知道糜环是不会答应的,于是他为难的说:“玄德公啊,不是我不同意,只是我那妹妹平日里娇惯坏了,实在不是玄德公的良配,而且她也不会答应的。到时候扫了玄德公的脸面,岂非不美?”

刘备看糜竺拒绝,于是笑道:“子仲不必担心,这种事只要子仲兄答应就好。结亲嘛,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相信以子仲兄的家教,令妹一定是一位好姑娘!”说实话,刘备的脸皮可不是普通厚,像糜竺这种谦谦君子还真的有点抵挡不住。

糜竺叹了一口气说:“玄德公,你让我问问我妹妹吧,我实在不好答复你!”

刘备一看糜竺确实有些为难,于是笑道:“那还劳烦子仲兄了,我等你的好消息!”其实刘备对糜竺的妹妹本来就没什么意思,他看上的只是糜竺的能力和糜家的财富,以及糜竺在徐州的名望罢了。

刘备离开后,糜竺很是犹豫,他看得出来,刘备是一个很不错的主公,可是糜竺又不想委屈了自己的妹妹,于是糜竺就想问糜环对刘备的感觉


状态提示:第二百六十八章 糜环逃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